2014-04-09 11:04:13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地理国情-地理环境
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地理国情-地理环境
一、地理现象?
(一)太阳风暴?
所谓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向太阳系连续地以很高的速度和不稳定的强度释放的电离气体流。当该气体流在地球附近通过时,地磁场把太阳风阻挡在地球之外。它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动;它会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使其丧失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它还会影响地球的高层大气,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并逐层往下传递,直到地球表面,使地球的气候发生反常的变化,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地壳,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
(二)极光?
所谓极光,是由于太阳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气体使其激发或电离的彩色发光现象。地球上常在南北极出现,形成原因为太阳喷射出高能带电粒子“太阳风”,以大约每秒400千米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
(三)日食?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当太阳、月球、地球正好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球的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本影延长线区域)三部分。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在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全食;月亮距地球较远时,在伪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周边剩下一个光环,称为日环食。?
(四)月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成一条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蔽阳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注意:没有月环食。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
?
二、地质灾害
(一)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而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二)海啸?
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中核爆炸等造成的海洋和近岸水域水面巨大涨落现象。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
三、气象灾害
(一)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包括:有利于产生大风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源、不稳定的空气与热力、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干旱温暖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和人类活动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目前中国北方共有四大沙尘源区,其中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是最强的沙尘暴策源区。?
(二)台风(飓风)?
台风(或飓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只是随着发生地点、时间不同而叫法不同,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一般认为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增强,暖海水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的寒流被暖流取代是其成因。?
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四、环境保护
(一)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一般认为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二氧化碳增多的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二)臭氧层的破坏?
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千米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臭氧具有强烈地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能挡住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2)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三)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四)赤潮?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产生赤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氮、磷等营养盐类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五)PM2.5和PM10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和PM10分别指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颗粒物(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大约是50—70微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两个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人为源包括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由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排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由排放到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根据目前对空气中PM2.5来源的认识,烯碳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和道路扬尘、区域传输等来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其贡献各不相同。由于PM2.5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较长,所以通常PM2.5污染具有区域性特征。PM2.5的组成十分复杂,是各种各样固体细颗粒和液滴的“大杂烩”,化学成分高达上百种。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等。人体暴露于PM2.5污染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风险。?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2013年2月2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六)雾和霾?
人们常常将雾和霾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几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则是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几微米以下的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之间则形成雾霾。?
现在公众关注的雾霾则主要是由大气中空气中动力学直径2.5微米以下的微小烟尘、粉尘及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等颗粒物以及水滴叠加形成的。出现雾霾时,空气往往较浑浊,有时呈灰色或黄色,甚至红色。雾霾形成的原因有:一是相对湿度比较大,就是空气中要有相当的水汽,水汽含量较高;二是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三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四是要有降温条件等。气象因素是形成雾霾污染的外因。?
大雾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大雾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预防大雾带来的影响,提示交通部门尽量减少大雾带来的交通事故。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大雾红色预警信号是大雾预警信号中的最高级别。?
霾预警也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分别对应中度霾、重度霾和极重霾,可反映空气污染的不同状况。在霾预警级别的划分中,将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并列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使霾预警不仅仅反映大气视程条件变化,更体现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备考相关链接:
【省考指南】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考试大纲
【省考指南】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职位表下载
【备考专题】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备考专题|公考资料订阅
【报考交流】山东省公务员交流④群:239445990|山东华图微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辅导课程——2025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 | 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