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山东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 面试热点:“治理校园欺凌”刻不容缓

面试热点:“治理校园欺凌”刻不容缓

2016-06-15 15:05:52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省考交流群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陕西洛南县一女学生在厕所遭5名女生围殴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在被群殴过程中,这名女生共被抽了30多个耳光,令人看了非常震惊。针对近期校园暴力频 发,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教育部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人民日报姚建龙:面对校园欺凌现象频发,要更多反思家长、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首 先,要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刑事政策,一方面完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早期干预制度,另一方面,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予刑事处罚的低龄未成年人,要有 “以教代刑”的教育措施,绝不能一放了之。为此,除了要考虑完善和激活已有的责令父母管教、工读教育、收容教养等非刑罚措施外,还要考虑设计更加完善、系 统且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教育措施。

“熊孩子”的产生与父母的失职密切相关,对于失职的父母要有必要的约束与教育措施。一方面要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强制亲职教育制 度,对放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父母进行强制亲职教育,教他们怎么做父母,直至给予必要的处罚。学校也要切实履行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尤其是法治教育 的责任,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树立行为底线意识。社会各界也要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例如对于网络上随处可见、肆意传播的校园欺凌视频,有关部门不 应坐视不管。

@深圳特区报魏英杰:要看到,学生遭遇校园欺凌,不仅是肉体上的伤害,还可能留下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有的学生在成 年后,回忆起在校园里遭人欺负的情形,仍是心有余悸。而施暴者之所以有恃无恐,除了不懂法,还有就是自认为是未成年人,学校和执法机构拿他(她)没办法。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执法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多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共筑校园安全网,遏制校园暴力。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对屡教不改者,应坚决予以退学。要让施暴者家人(监护人)明白其行为的严重后果,加强家庭教育。再者,学校应设立专 人、专线,鼓励受害者勇敢举报,同时做好受害者心理辅导工作。还有,执法部门应加强反校园欺凌法制宣传,与学校加强合作,加强对老师和社工的相关知识培 训。此外,还应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加强家校沟通,共同预防校园欺凌现象。

专项行动的好处是短期内可取得良好效果,弊端则在于缺乏长效机制。如有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表示,专项治理期间将对辖区进行实地督查,若仍发生校园欺凌事 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而实际上,这些措施本该作为长期机制发挥积极作用。为什么平时不能进行定期督查?平时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难道 不该追责问责?如果仅是在专项治理期间抓紧,而平时又放任不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校园欺凌现象。

@中国教育报顾骏:长期以来,在惩治校园欺凌的肇事者问题上,可以明显感觉到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执行的偏软倾向。面对 未成年人,无论立法、司法还是执法部门,都颇多担心,往往不敢下重手。类似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遭遇欺凌,最后肇事学生被重判的情形,在国内常常是看不 到的,通常的处理只是教育、道歉,以及家长作出赔偿。违法成本过低,不但导致欺凌同学的学生难以就此吸取教训,改过自新,更无形中助长了效仿者的胆量,校 园欺凌频发的势头因此难以遏制。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不是没有看到处罚过轻的危害,但同各部门以及全社会一样,担忧严厉惩处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仅从社会公正角度来说,虽然同样是自身成长受 到影响,但在欺凌者是罪有应得,而在被欺凌的孩子那里,纯属无端受害。如果站在全体学生的成长,也就是站在未来社会秩序的高度来看,更不能容忍恃强凌弱者 飞扬跋扈,因为目睹同学作恶却未得到应有惩处,会让未成年人误以为弱肉强食就是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在规划人生发展上发生方向性错误。为了避免让欺凌者付出 过大代价而采取的“人性化手段”,却有可能造成对其他学生包括受欺凌学生广泛且深刻的负面影响,这不会是全社会都愿意承受的吧?

一句话,欺凌事件发生在校园内,重大影响因素却多半在校园外。不能内外结合,多管齐下,只指望学校和教育部门加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李克强总理要求教育 部门会同相关方面采取多方面举措,特别是完善法律法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真正认识到校园欺凌现象的复杂成因和综合治理的必要,并切实采 取措施,堵住其中治理不力的最大漏洞,让法律给所有未成年人划出明确的底线,校园内的教育和其他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东方网江曾培: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暴力的滋生受着社会“炫暴”的影响,就如同社会的“炫富”摧生校园内的金钱 崇拜一样。当今一些媒体平台,通过作品和游戏肆意传播“很黄很暴力”的文化垃圾,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影响是严重的。据统计,目前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 达到2亿,其中一些在违规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产品,造成平台里纸醉金迷、炫耀财富、争强斗狠、暴力相向的丑恶现象蔓延横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 的“扫黄打非”,尽量减少对青少年的污染。

同时,要改善家庭教育。有专家在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施暴的孩子都有类似的家庭环境,例如曾被父母暴力对待、家境优越通过金钱“收买”同 学、父母有权有势等。“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根子在家庭”。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重视改变“父之过”,使青少年在家庭里不受暴力文化的毒害,也是避免 成为“恶之花”的重要一环。

自然,学校更要加强教育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大力提高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不以“炫爆”为荣,而以“炫爆”为耻。 同时,建立健全校园暴力事件定性和责任追究常态机制,加大对青少年行为矫正的执行力度。社会、家庭与学校三方共同努力,打个漂亮的组合拳,当可有效地遏止 连续不断出现的校园暴力。

@阳江日报:规 则意识正是在不断矫正错误的过程中被强化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未成年人的心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部门需要制定一个内容详尽而具 体,且含有相应后果模式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养成底线意识,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同学、老师、学校和社会不能接受的以及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每条规 范都设定了学校的多种指导干预措施以及可以适用的处分,比如学校教学员工予以告诫、逐出课堂、勒令停止、开除等等。

此外,在校园欺凌案件的应对上,还应该建立起由学校主导、家庭和社会充分参与的、针对校园欺凌的信息系统和反应方案。由于校园欺凌事件涉及到较多学生,在 案件的处理上,学校应该占主导,同时应该赋予学校一定的惩戒学生的权力。在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框架下,对一般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必要找到一些合适的、有 效的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让学生更有规则意识、校园更安全。

华图解析:近年来,校园欺凌案例频发,引发舆论聚焦。据媒体统计,仅2015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居多。

校园欺凌事件的恶劣性,不仅因为施暴者往往为未成年人,更因为施暴手段多十分残忍,不仅让受害者受到身体上的痛苦,甚至还会受到心理上的侮辱,而更可怕的 是,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导致更多的人成为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施暴者、受害者,或旁观者。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 他们树立健康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及公民意识都十分不利。

其实,校园欺凌事件反映了学校教育与管理水平,学生出了问题学校自然脱不了干系。学校教育观念的偏颇、生命教育的缺位、心理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的滞后、 安全管理的疏漏、惩戒功能的淡化,让一些学生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缺少对生命的敬畏,通过欺凌弱者来哗众取宠,以极端方式寻找“存 在感”。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成为专项治理的责任主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校园欺凌不只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法律对青少年形成了过度保护,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导致很多年龄小的青少年有恃无恐,根本不认为伤人犯法,也无需承担过多的法律责任。

治理校园欺凌事件,不仅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帮助,首先,学校应与学生的监护人、地方居民及其他关系人协作,开展有助于学生自主防止校园 欺凌的活动,通过启发等措施让学生或教师深刻理解防止欺凌行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遵循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在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净化社 会风气,加强未成年人品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法规,为校园撑起保护伞。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4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2024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 | 省考交流群 | 在线咨询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 2024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