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疗卫生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医疗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8-10-11 19:26:59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1.症:脉象、舌象、咳嗽、 腹胀等。

 

证:风寒犯肺、气虚血瘀

 

病:如感冒、厌食、不寐
2.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

 

阴: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

 

3.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相互转化:质变,“物极”。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阳证:表证、实证、热证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5.阴阳偏盛:

 

“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6.阴阳偏衰: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7.阴中求阳: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

 

阳中求阴: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

 

8.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治法:滋水涵木法,金水相生法,培土生金法,益火补土法。

 

 

 

9.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10.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心主血脉

 

心主神明,“心藏神”

 

11.肺为“华盖”“娇脏”

 

“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肺朝百脉,主治节

 

12.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

 

脾主统血

 

13.肝为“刚脏”“肝为血海”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肝主藏血

 

14.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主水

 

肾主纳气
15.元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6.宗气生理功能: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营气生理功能: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17.卫气生理功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调控汗孔开合和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18.督脉

 

调节阳经气血,“阳脉之海”

 

与脑、髓、肾功能相关

 

19.任脉

 

调节阴经气血,“阴脉之海”

 

主持妊养胞胎,“任主胞胎”
20.冲脉

 

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之海”

 

冲为血海,月经、生殖

 

21.带脉

 

约束纵行诸经

 

主司妇女的带下

 

22.偏阳质:易感阳邪(风、暑、热、燥)

 

多为热证、实证。

 

23.偏阴质:易感阴邪(寒、湿)

 

多为寒证、虚证。

 

24.怒↔肝,喜↔心,思↔脾,悲忧↔肺,惊恐↔肾。

 

怒→气上;喜→气缓;悲→气消;恐→气下;惊→气乱;思→气结。

 

25.大实有羸状(真实假虚)

 

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

 

26.阳偏盛:“阳胜则热”“阳盛而阴未虚”→实热证→热、动、燥;

 

阴偏盛:“阴胜则寒”“阴盛而阳未虚”→实寒证→寒、静、湿。

 

27.阳偏衰:“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

 

阴偏衰:“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虚热)

 

28.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症状→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

 

29.阳盛格阴—“真热假寒”

 

症状→身热、面红、气粗、烦躁、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
30.亡阳:阳气突然脱失。

 

症状→冷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见昏迷、脉微欲绝。

 

31.亡阴:阴液突然丢失。

 

症状→汗出不止、汗热而黏、手足温和、喘渴烦躁、昏迷谵妄、身体干瘪、脉疾躁无力。

 

32.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重视精神调养

 

加强身体锻炼

 

注意生活起居

 

人工免疫

 

33.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药物杀灭病邪

 

讲究卫生

 

避免病邪侵害

 

防范各种外伤

 

34假神: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假神: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 35.龈→胃经脉络于龈中→色泽→龈色淡白者,多是血虚不荣;红肿者,多属胃火上炎;牙龈出血而红肿者,为胃火伤络;不红而微肿者,或为气虚,或为虚火伤络。 36.剥落:“镜面舌”“光剥舌”;“花剥舌”;光剥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花剥舌→胃的气阴两伤。
37.寒热→疾病的属性;表里→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邪正的盛衰;阴阳→疾病类型的总纲。 38.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脉搏>90次/分)“去来促急”,主热证。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39.肺脾两虚证:咳喘,纳少、腹胀便溏为主,伴见气虚症状。

 

40.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1.湿温潮热:午后热盛,身热不扬。

 

阳明潮热:胃肠燥热、便秘;“日晡潮热”
42.风寒感冒:

 

方剂:荆防败毒散

 

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表实感冒颗粒

 

43.风寒犯肺

 

方剂:杏苏散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风寒咳嗽丸、杏苏止咳糖浆、三拗片

 

44.痰热郁肺

 

方剂:桑白皮汤

 

中成药:清气化痰丸、

 

清肺抑火丸

 

45.风热感冒:

 

方剂:银翘散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片、复方金黄连颗粒、桑菊感冒片

 

46.阴血亏虚

 

方剂:天王补心丹

 

中成药:天王补心丹、养血安神丸

 

47.寒凝气滞

 

方剂:良附丸

 

中成药:良附丸

 

48.脾胃气虚

 

方剂:参苓白术散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49.气虚血瘀

 

方剂:补阳还五汤

 

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舒心口服液

 

50.阴虚燥热

 

方剂:玉女煎

 

中成药:清胃黄连丸合六味地黄片

 

51.膀胱湿热

 

方剂:八正散

 

中成药:三金片

 

52.肾气虚证

 

方剂:固阴煎

 

中成药:固经丸

 

53.风寒头痛

 

方剂:川芎茶调散

 

中成药:川芎茶调颗粒

 

54.阳虚内寒

 

方剂:温经汤

 

中成药:艾附暖宫丸、痛经宝颗粒

 

55.气血两虚

 

方剂:圣愈汤合血安胶囊

 

中成药:定坤丹、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乌鸡白凤丸

 

56.脾不统血

 

方剂:固冲汤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女金丸

 

57.气滞血瘀

 

方剂:膈下逐瘀汤

 

中成药:元胡止痛片、益母丸

 

58.脾运失健

 

方剂:不换金正气散

 

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丸

 

59.风热蕴肺

 

方剂:泻白散合辛夷清肺饮

 

中成药:辛芳鼻炎胶囊、鼻炎通喷雾剂、鼻炎片

 

60.心脾积热

 

方剂:凉膈散

 

中成药:清胃黄连片、万应胶囊、牛黄解毒丸(片、胶囊)

 

61.乳食内积

 

方剂:消乳丸(乳)

 

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开胃山楂丸、枳实导滞丸

 

62.风热感冒临床表现:

 

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63.风寒感冒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64.风寒犯肺咳嗽临床表现: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65.痰热壅肺咳嗽临床表现:

 

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66.肺肾阴虚咳嗽临床表现: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67.燥邪伤肺咳嗽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68.心火炽盛不寐临床表现:不寐,心烦,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脉数有力或细数。
69.肝气郁结不寐临床表现:不寐,情志变化加重,平素情志抑郁,胁肋胀满,嗳气时作,或胸闷喜太息,苔薄白,脉弦。 70.阴血亏虚不寐临床表现:不寐,健忘,心悸怔忡,虚烦不安,甚则盗汗,梦遗。舌淡少苔,脉细数。 71.痰瘀痹阻胸痹临床表现:

 

胸闷痛如窒,痛有定处,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纳呆痰多,舌色暗,苔浊腻。脉滑或结代。
72.气虚血瘀胸痹临床表现:

 

胸痛隐隐,遇劳则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胖有齿痕,色淡暗,苔薄白,脉弱而涩,或结、代。
73.心肾阳虚胸痹临床表现:

 

心悸而痛,胸闷,甚则胸痛彻背,畏寒肢冷,气短汗出,腰酸肢肿,面色苍白,唇甲淡暗,舌淡白或紫暗,或沉微欲绝。
74.肝胃不和胃痛临床表现:胃脘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脉弦。 75.脾胃虚寒胃痛临床表现: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76.食伤肠胃泄泻临床表现:腹痛肠鸣,脘腹胀满,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77.心脾两虚不寐临床表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78.热结肠胃便秘临床表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口苦。舌红苔黄腻或燥裂,脉滑数或弦数。 79.津亏肠燥便秘临床表现: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口干,舌淡,苔少,脉细涩。 80.气虚血瘀中风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謇涩,舌体不正,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81.脾肾阳虚泄泻临床表现: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82.风寒头痛临床表现:头痛时作,痛及项背,恶寒畏风,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83.肝阳上亢头痛临床表现: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苔薄黄,脉弦有力。 84.肝火上扰眩晕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胀且痛,每因恼怒或疲劳而发、头痛加剧。烦躁易怒,寐少多梦,颜面潮红,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85.肝阳上亢中风临床表现: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涩。 86.四查:

 

查处方

 

查药品

 

查配伍禁忌

 

查用药合理性
87.十对

 

对科别、姓名、年龄

 

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对临床诊断
88.不容易记忆的别名

 

三七→滇七、金不换;土鳖虫→䗪虫;大血藤→红藤、血藤、活血藤;

 

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

 

89.木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白故纸;补骨脂→破故纸;白果→银杏;肉豆蔻→肉果、玉果;拳参→紫参;龙眼肉→益智;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90.调配炮制品:草乌、川乌、天南星、附子、远志、吴茱萸、厚朴、何首乌等;

 

91.需调配麸炒品:僵蚕、白术、枳壳;

 

92.调配烫制品:烫三甲(穿山甲、鳖甲、龟甲)

 

93.调配煅制品: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等;

 

94.调配炭制品: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

 

95.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96.黄酒—大活络丸、牛黄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

 

97.姜汤—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

 

98.淡盐水—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99.鲜芦根汤——银翘解毒丸;

 

100.清茶——川芎茶调散;

 

101.米汤——四神丸、更衣丸。

 

102.“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103.调配蜜炙品:枇杷叶、马兜铃;

 

104.调配醋炙品:延胡索、芫花、京大戟;

 

105.调配盐炙品:补骨脂、益智仁。

 

106.阴虚内热者,慎用苦寒清热药,以免苦燥伤阴;

 

107.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或泻下药,以免再伤脾胃;

 

108.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以免加重津液的耗伤;

 

109.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以免助热伤阴;

 

110.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以免闭门留邪;

 

111.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以免妨碍发汗解表;

 

112.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麻黄),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

 

113.阳虚里寒者,忌用寒凉药,以免再伤阳生寒;
114.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

 

115.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

 

116.哺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
117.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麻黄;

 

118.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

 

119.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
120.放在斗架的较下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芩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榈炭与蒲黄炭。
121.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多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与厚朴花;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122.外观性状类似的饮片,尤其是外观形状相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不能装于一个药斗中,如山药↔天花粉;炙甘草↔炙黄芪;蒲黄↔海金沙;血余炭↔干漆炭;杏仁↔桃仁。 123.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生蒲黄、血竭面等。

 

124.先煎

 

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

 

125.放在斗架的最底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 126.包煎

 

车前子、葶苈子;旋覆花、枇杷叶;蛤粉、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127.烊化(溶化)

 

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另煎

 

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水牛角。

 

 

 

128.兑服

 

液体中药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129.后下

 

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130.用时捣碎

 

果实种子类如:牛蒡子,瓜蒌子,芥子,决明子,豆蔻,苦杏仁,荜茇,草豆蔻,栀子,砂仁,牵牛子,桃仁。

 

131.罂粟壳的用量用法: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g,有易成瘾性,不宜常服;处方保存三年备查;不准生用,严禁单味零售。

 

132.老年人用药不能联用:麝香保心丸+地高辛;银杏叶片/复方丹参片(滴丸)+法莫替丁;培元通脑胶囊/益心通脉颗粒/活血通脉片+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胰岛素

 

133.冲服

 

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煎汤代水

 

葫芦壳、灶心土

 

 

 

134.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

 

白芷、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
135.霉变

 

含糖类、黏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的饮片较易霉变。

 

人参、五味子、天冬、蕲蛇、马齿苋、牛膝、紫菀、菊花、独活。
136.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置阴凉、干燥处贮存。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应贮于通风干燥处。

 

137.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2~10℃。

 

常温:10~30℃。

 

138.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为7%~13%。

 

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为35%~75%。

 

139.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

 

(6) 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证候禁忌及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7)中药之间或中西药之间不合理配伍,造成药效降低甚至失效,而毒性增加;

 

(8)乱用贵重药品,因盲目自行购用,或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滥用贵重药品。
140.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1)浪费医药资源。

 

(2)延误疾病的治疗。

 

(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141.两种功能相似的中成药同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脑立清+六味地黄丸。

 

142.功能不同的中成药相配,一主一辅。

 

二陈丸+平胃散,乌鸡白凤丸+香砂六君子丸。
143.一种药物可以抑制或消除另一中成药偏性和副作用。

 

舟车丸+四君子丸,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生脉散、参蛤散。
144.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证,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 145.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含附子:大活络丸、尪痹冲剂、天麻丸。

 

含川贝、半夏: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
146.含郁金: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

 

含丁香: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散。
147.含麻黄的忌与降血压的联用。如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也忌与扩张冠脉的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益心丸、滋心阴液、补心气液等联用。 148.含朱砂的如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与含溴或碘离子的如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疬丸等长期同服。 149.协同增效

 

①黄连、黄柏+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②金银花+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杀菌作用。
③丙谷胺+甘草、白芍、冰片——消化性溃疡。

 

④甘草+氢化可的松——抗炎、抗变态反应。

 

⑤丹参、黄芪、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心肌梗死。

 

⑤丹参、黄芪、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心肌梗死。
协同增效

 

⑥丹参注射液+间羟胺、多巴胺——加强升压作用。

 

⑦生脉饮、丹参注射液+莨菪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标本兼治。
150.降低毒副反应

 

甘草+呋喃唑酮——治疗肾盂肾炎,防止胃肠道反应,保留杀菌作用。

 

氯氮平+石麦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消除流涎的不良反应。
151.减少剂量

 

珍菊降压片——降压、改善症状,减少可乐定的用量。

 

地西泮+苓桂术甘汤——消除嗜睡等不良反应。
152.影响分布

 

碱性中药(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毒性增加
153.影响代谢-酶抑反应

 

含麻黄碱中药(大活络丸、通宣理肺丸)+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引起头痛、恶心、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154.影响排泄-增加排泄

 

碱性中药(煅龙骨、煅牡蛎、红灵散等)+尿液酸化药物(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头孢类抗生素)——作用降低
155.影响排泄-增加排泄

 

有机酸中药(乌梅、山茱萸、陈皮等)+碱性药物(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降低或失去药效。
156.药效学上的拮抗作用

 

甘草、鹿茸(人参鹿茸丸、全鹿丸)↔磺酰脲类降糖药(胰岛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
157.协同增效

 

芍药甘草汤↔西药解痉药

 

麻黄↔青霉素;黄连/黄柏↔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

 

158.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芍药甘草汤+解痉药——提高疗效,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副作用

 

159.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

 

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苯甲酸钠/具有还原性的西药(硫酸亚铁/亚硝酸异戊酯)

 

160.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

 

(1)含格列本脲↔消渴丸/消糖灵。

 

(2)含安乃近↔重感冒灵片/小儿解热栓。
(3)含对乙酰氨基酚↔速感康胶囊/维C银翘片/强力感冒片(强效片)/感冒清片(胶囊)/速感宁胶囊/感冒灵胶囊(冲剂)/感特灵胶囊/治感佳片(胶囊)/复方感冒灵片(胶囊) (3)含对乙酰氨基酚

 

新复方大青叶片/抗感灵片/感冒安片/临江风药/复方小儿退热栓/腰息痛胶囊。
(4)含马来酸氯苯那敏重感冒灵片/速感康胶囊/维C银翘片/感冒清片(胶囊)/速感宁胶囊/感冒灵胶囊(冲剂)/感特灵胶囊/治感佳片(胶囊) (4)含马来酸氯苯那敏

 

复方感冒灵片(胶囊)/金羚感冒片/贯黄感冒颗粒/感冒安片/咳特灵片(胶囊)/鼻舒适片/鼻炎康片/康乐鼻炎片/苍鹅鼻炎片/骨友灵贴膏。
(5)含对乙酰氨基酚与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感冒药(9个):速感康胶囊/维C银翘片/感冒清片(胶囊)/速感宁胶囊/感冒灵胶囊(冲剂)/感特灵胶囊 含对乙酰氨基酚与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感冒药(9个):

 

/治感佳片(胶囊)/复方感冒灵片(胶囊)/感冒安片。
(6)只含对乙酰氨基酚,不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感冒药(3个):强力感冒片(强效片)/新复方大青叶片/抗感灵片。 (7)只含马来酸氯苯那敏,不含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3个):重感冒灵片/金羚感冒片/贯黄感冒颗粒。
161.婴幼儿患者中药的使用原则:①用药及时,用量宜轻;②宜用轻清之品;③宜佐健脾和胃之品;④宜佐凉肝定惊之品;⑤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162.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①平时易感冒、多汗,属气虚的儿童:黄芪/太子参/白术;

 

163.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②消瘦、面色萎黄、厌食、大便溏稀,属于脾虚:山药/茯苓/白术/白扁豆/稻芽

 

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③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质淡,属气血两虚:黄芪、党参、当归、黄精、首乌、大枣

 

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④生长发育迟缓、尿频、面色苍白、舌胖,肾虚→补肾: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熟地。
164.肾功能不全用药原则: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忌用有肾毒性的药物;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肾损害;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定期检查。

 

165.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生物碱类: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 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马兜铃酸: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含蛋白类(巴豆)、挥发油类(土荆芥)、皂苷类(土牛膝)、蒽酰苷类(芦荟)。

 

166.老年人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阴虚→生脉饮;阳虚→龟龄集;肾阴虚→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 167.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中药:萜与内酯类:川楝子、黄药子、艾叶;鞣质类:五倍子、石榴皮、诃子。 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矿物药:含汞类朱砂、银朱、红粉、轻粉、白降丹;含砷矿物药砒石、雄黄、代赭石;含铅矿物药铅丹、密陀僧。

 

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中药:生物碱类:千里光、菊三七;苷类:三七、商陆、黄药子;毒蛋白类: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

 

168.中药引起肝损害的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为纳差、乏力、恶心、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及

 

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体征,肝区疼痛、肝脏压痛、

 

肝肿大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的改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异常升高,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检验全阴性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可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变性而致的中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的表现。
169.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

 

饮片: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

 

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

 

中成药: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

 

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170.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171.含蟾酥的中成药

 

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麝香保心丸、梅花点舌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172.含雄黄的中成药

 

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牛黄至宝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锭(散)、三品等。
173.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
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散)、磁朱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等。
174.香加皮

 

不良反应表现: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

 

②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
175.雷公藤中毒表现

 

血液系统: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急性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76.黄药子中毒表现——肝毒性

 

一般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尿黄、头晕、厌油腻,有的伴有巩膜,皮肤黄染,瘙痒,大便灰白等,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肝炎。
177.苦杏仁中毒表现

 

延髓抑制,眩晕、心悸、恶心、呕吐、昏迷、惊厥、瞳孔散大。
178.罂粟壳中毒表现

 

昏睡、昏迷、抽搐、呼吸浅表不规则、恶心、呕吐、腹泻、面色苍白、发绀、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179.珍菊降压片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肝功异常、黄疸、胰腺炎。

 

精神神经系统:头晕、视物模糊、运动障碍、麻木。

 

珍菊降压片不良反应:

 

皮肤:剥脱性皮炎、全身水疱疹性瘙痒。

 

代谢和营养障碍: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钠血症。

 

珍菊降压片不良反应:

 

肾功能异常,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

 

180.部分重要常用方剂及功效

 

七十味珍珠丸: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

 

部分重要常用方剂及功效

 

二十五味松石丸: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痰

 

二十五味珊瑚丸:开窍,通络,止痛。

 

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导滞消积,活血止痛。
部分重要常用方剂及功效

 

仁青芒觉:清热解毒,益肝养胃,明目醒神,愈疮,滋补强身。

 

仁青常觉:清热解毒,调和滋补。
181.医师用药咨询

 

新药信息;合理用药信息;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
182.需特殊提醒的用药人群

 

老年人用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婴幼儿和儿童用药;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