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流域自然概况及特点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流域自然概况及特点

2019-03-13 14:38:58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流域自然概况及特点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流域自然概况及特点

  1.自然概况及特点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 4500m 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 5464km。流域面积 79.5 万 km2(包括内流区 4.2 万 km2)。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 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西部属青藏高原,北邻沙漠戈壁,南靠长江流域,东部穿越黄淮海平原。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如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 左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 43.4 万 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 5000t/km2 的面积约 15.6 万 km2。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80 亿 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 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内人均水量 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25%;耕地亩均水量 324 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 17%。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 16 亿t,平均含沙量 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最大年输沙量达 39.1 亿 t(1933 年),最高含沙量 920kg/m3(1977 年)。黄河水、沙的来源地区不同,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及洛河、沁河地区,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km2 以上)有 43 条。青海省玛多以上属河源段,河段内的扎陵湖、鄂陵湖,海拔高程都在 4260m 以上,蓄水量 47 亿 m3 和 108 亿 m3,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玛多至玛曲区间,黄河流经巴颜喀拉山与积石山之间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宽阔间有几段峡谷。玛曲至龙羊峡区间,黄河流经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水力资源较为丰富龙羊峡至宁夏境内的下河沿,川峡相间,水量丰沛,落差集中,是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也是全国重点开发建设的水电基地之一。黄河上游水面落差主要集中在玛多至下河沿河段,该河段干流长占全河的 40.5%,而水面落差占全河 66.6%。龙羊峡以上属高寒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开发条件较差。下河沿至河口镇,黄河流经宁蒙平原,河道展宽,比降平缓,两岸分布着大面积的引黄灌区和待开发的干旱高地。本河段流经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大,加上灌溉引水和河道渗漏损失,致使黄河水量沿程减少。

  兰州至河口镇区间的河谷盆地及河套平原,是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灾害,特别是内蒙古三盛公以下河段,地处黄河自南向北流的顶端,凌汛期间冰塞、冰坝壅水,往往造成堤防决溢危害较大。兰州以上地区暴雨强度较小,洪水洪峰流量不大,历时较长。兰州至河口镇河段洪峰流量沿程减小。黄河上游的大洪水与中游大洪水不遭遇,对黄河下游威胁不大。

  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汇入的较大支流有 30 条。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并且距电力负荷中心近,将成为黄河上第二个水电基地。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深槽宽仅 30m~50m,枯水水面落差约 18m,气势宏伟壮观。河段内支流绝大部分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禹门口至三门峡区间,黄河流经汾渭地堑,河谷展宽,其中禹门口至潼关(简称小北干流) 河长 132.5km,河道宽浅散乱,冲淤变化剧烈。河段内有汾河、渭河两大支流相继汇入潼关附近受山岭约束,河谷骤然缩窄,形成天然卡口,宽仅 1000 余米,起着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作用,潼关河床的高低与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有密切关系该河段两岸的渭北及晋南黄土台塬,塬面高出河床数十至数百米,共有耕地 2000 多万亩,是陕、晋两省的重要农业区,但干旱缺水制约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在小流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条山和崤山之间,是黄河的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以下河谷逐渐展宽,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地段。

  黄河中游地区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形成的洪水具有洪峰高、历时短、陡涨陡落的特点。中游洪水有三个来源区,一是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二是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是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不同来源区的洪水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花园口站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区间和龙三区间来水为主形成的大洪水(简称“上大型”洪水),洪峰高、洪量大、含沙量大,历来是黄河下游的主要成灾洪水;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来水为主形成的大洪水(简称“下大型”洪水),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在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下大型”洪水,对下游防洪威胁最为严重。根据历史及实测资料分析,“上大型”与“下大型”洪水不相遭遇。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在全河 16 亿 t 泥沙中,有 9 亿 t 左右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占全河来沙量的 56%; 有 5.5 亿 t 来自龙门至三门峡区间,占全河来沙量 34%。黄河中游的泥沙,年内分配十分集中,80%以上的泥沙集中在汛期;年际变化悬殊,最大年输沙量为最小年输沙量的13 倍。

  黄河干流自桃花峪以下为黄河下游。下游河道是在长期排洪输沙的过程中淤积塑造形成的,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地面。沿黄平原受黄河频繁泛滥的影响,形成以黄河为分水岭脊的特殊地形。目前黄河下游河床已高出大堤背河地面 3m~5m,比两岸平原高出更多,严重威胁着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从桃花峪至河口,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区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 1400 余 km。

  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汇入支流很少。平原坡水支流只有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两条,地势低洼,入黄不畅;山丘区支流较大的只有汶河,流经东平湖汇入黄河。黄河下游洪水和沙量沿程减小,河道堤距及河槽形态具有上宽下窄的特点。桃花峪至高村河段,河长 206.5km,堤距宽 5 km~10 km,最宽处有 20 km,河槽一般宽 3 km~ 5 km,是冲淤变化剧烈、水流宽、浅、散、乱的游荡性河段。本河段防洪保护面积广大河势又变化不定,历史上重大改道都发生在本河段,是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河段。高村至艾山河段,堤距 1.5 km~8.0 km,河槽宽 0.5 km~1.6 km,是过渡性河段。东平湖以下的艾山至利津河段,堤距 1 km~3 km,河槽宽 0.4 km~1.2 km,属河势比较规顺稳定的弯曲性河段。该河段由于河槽窄、比降平缓,河道排洪能力较小,防洪任务也很艰巨。同时,冬季凌汛期冰坝堵塞,易于造成堤防决溢灾害,威胁也很严重。

  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随着黄河入海口的淤积—延伸—摆动,入海流路相应改道变迁。目前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是 1976 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是一个弱潮陆相河口。近 40 年间,黄河年平均输送到河口地区的泥沙约 10 亿 t,随着河口的淤积延伸,年平均净造陆面积 25km2~30km2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值见表 1。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