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 水土流失及治理概况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 水土流失及治理概况

2019-03-25 16:15:59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 水土流失及治理概况

  2019黄委会黄河基础知识: 水土流失及治理概况

  (1) 水土流失概况

  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及鄂尔多斯高原(通称黄土高原地区,以下同)总面积 64 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 43.4 万 km2,包括 305 个县(旗、市、区),总人口 8255 万人。黄河下游的汶河流域及沿黄山丘地区还有水土流失面积 0.6 万 km2。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当地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据科学观测,黄土高原地区 25° 左右的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土壤 8t~10t ,流失水量 20 m3~30 m3,造成土地日益瘠薄, 田间持水能力差,加剧了干旱发展,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未治理前,大部分水土流失区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90 年代以后,情况虽有好转,但仍有 20%左右的群众尚未脱贫。由于沟壑发展,吞蚀大量可利用土地,造成地面支离破碎,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难。与此同时大量泥沙下泄,使黄河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难治理的河流。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极不均衡,年侵蚀模数大于 5000t/km2 的面积约为15.6 km2,只占全区总面积的 24%,入黄泥沙却占年沙量的 80%以上,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及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其中侵蚀模数 10000 t/km2 以上的面积约 7 万 km2,入黄泥沙占年沙量的 55%,主要来自河龙区间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这一地区的粗泥沙(粒径>0.05mm)来量,占全河粗泥沙总量的 2/3。重点加强这片多沙粗沙来源区的治理是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途径。

  (2) 防治概况

  新中国建立以来,水土保持工作由重点试办到全面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80 年代中期以后又加强了预防监督工作,积累了比较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管理的经验。

  ① 综合治理

  40 多年来,各地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兴建各类基本农田 7755 万亩,造林 10689 万亩,种草 3517 万亩,造经济林与果园 1113 万亩。建设治沟骨干 854 万座,各种小型蓄水保土工程 400 多万处。各项措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5.4 万 k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 3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在的基本农田每年可增产粮食 40 多亿 kg,为 1000 多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和饮水困难问题;缓解了大部分地区群众的“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困难;1000 万多亩经济林与果园,成为促进脱贫致富的主要财源之一。70 年代以来,水利水保措施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 3 亿 t 左右。

  1980 年以后,逐步推广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并以此为龙头,带动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经费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提高了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和治理质量,加快了治理进度。

  ② 预防监督

  为了防止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80 年代中期开始以晋陕蒙接壤地区为重点,通过调查研究,制定有关法规,实施预防监督执法。1991 年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水土流失防治步入了法制化轨道。随后,流域内各省(区)全部制定了《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及其他配套地方性法规;建立水保监督执法机构 240 多个,配置专、兼职监督执法人员 7000 多人。共依法审批水土保持方案 6000 多个;查处水保违法案件 1800 余起;收缴水土保持防治费和补偿费 1000 多万元。有效地巩固了水土保持治理成果,防止或减少了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③ 科学研究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坚持面向黄土高原、为治理开发服务的方针。在水土流失规律、小流域综合治理、治沟工程建设和植被建设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具有流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目前全流域水保科研单位发展到 37 个,科技人员 1200 余人,已取得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人民生活贫困。大量泥沙随洪水排入黄河,不仅使中上游的肥沃土壤不断流失,而且加重了下游河道的淤积。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 投入严重不足,治理进度慢

  根据试点小流域的经验看,在群众自筹经费 70%的基础上,综合治理 1km2 需国家投资5 万元~6 万元,多沙粗沙区加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每座需要国家投资补助 30 万元左右。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年治理进度只有 6000 km2 ,与“九五”期间计划每年完成治理面积 1.25 万 km2 的要求相距甚远。粗泥沙来源区土壤侵蚀极其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人民生活条件很差,从治黄需要及当地群众脱贫治富的迫切要求考虑,均应重点加强治理。这些地区近期将大规模开发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防治任务更为紧迫。近几年来,河口镇到龙门区间各主要支流虽已列为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但经费一直未落实,致使这些地区的治理进度更慢。对于治沟骨干工程,国家需加大投资力度,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对于面上治理,主要靠群众投入,国家只给启动经费,实行滚动开发。

  ② 治理程度比较低,标准不高,管护薄弱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区治理程度只有 1/3 左右,严重流失区的治理程度只有 20%左右, 而且相当一部分治理措施的标准不高,质量差,措施不配套。已完成的各项治理措施,管理养护工作跟不上,政策也不配套。尤其是坝库工程,多为“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期间修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工程质量较差,目前不少坝库已经或即将淤满,急需加高、加固或改建。随着人口增长和建设用地增多,防治水土流失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③ 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从水利部 1990 年公布的遥感资料看,由于大面积毁林开荒和在开发建设中不注意水土保持,黄河流域又新增了一些水土流失面积。例如,子午岭林区,近 40 年来共损失天然林 4800 km2;六盘山林区,现在林缘线四周已后退 8km~20km,森林面积也减少了 400 多 km2上述情况说明,虽然这几年来在预防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党政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边治理、边破坏问题,这是今后的一项艰巨任务。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