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甄别片段阅读错误选项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甄别片段阅读错误选项

2012-10-23 14:23: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甄别片段阅读错误选项

  片段阅读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分析错误选项的设错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错误选项是不是命题人随意设置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分析的大量错误选项之后发现,错误选项最常呈现四个特点:无、偏、反、混。

  一、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无

  无,即指无中生有。看似简单,实则是最容易迷惑考生的设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个,与原文相近,但是无中生有的概念;第二个,给原文中的概念加上无中生有的陈述。

  例题: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答案】:B。解析:本题三个错误选项均属于无中生有。A项中“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属于没有出现的概念,是文章中“一个民族精神境界”和“一个人的阅读史”的混合体,但本身属于无中生有,而A项的说法也是无中生有;C项的“最大区别”和“技能培养”均属于无中生有;D项将文中阅读和“精神饥饿感”的概念连接起来,加上了“最佳方法”,属于无中生有的陈述。

  二、错误选项的第二个特点:偏

  偏,包涵两层涵义:第一,偏离主题、偏离文意,即当文章求主旨,求概括的时候,选项虽然是文章的内容,但不是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这种情况叫做偏离文意,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是例解型的题目,文段先阐述一个观点,然后给出一个例子进行解释,很多情况下,例子长于观点,但是,重点并不在于例子本身;第二,以偏概全,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来设错。

  例题: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而这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让人称道与回味。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人士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邹韬奋先生发表了仅33个字的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简短的演讲,如邹韬奋的一句话演讲含义深刻,有着强烈的表达效果

  B.一句“战而不屈”准确地勾勒出鲁迅先生的战斗风骨

  C.一个“战”字包含着人们对鲁迅先生多少敬仰和赞誉之情

  D.许多无耻的文人不仅“不战”,还要奴颜婢膝;而先生却是横眉冷对,铁骨铮铮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例解型的题目。第一句话给出了一个观点,然后第二句话给出了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人士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的演讲的例子。那本段文字讲述的主要内容,显然在于第一句的观点。选项B、C和D都是围绕例子展开的,所以不可选。

相关链接: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2012山东政法干警考试专题

          2012山东省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专题


更多信息: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山东公务员网

图书

更多>
(编辑:admin)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