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山东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 山东省考成"公"计划每日一练:4月5日题目及解析

山东省考成"公"计划每日一练:4月5日题目及解析

2013-04-05 09:35:41 文章来源:山东华图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省考交流群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1.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天空闪亮的星斗。这段话谈的是( )。

  A. 人的生命价值 B. 人的生活方式 C. 人的地位区别 D. 人生变幻无常

  2. 古语云:“疾风知劲草。”经历严峻的考验,方可知晓谁才是真正坚强的人。那么,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难道就无法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这段文字表述的观点是( )。

  A. 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B. 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强者

  C. 日常工作照样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D. 平淡的生活也能了解一个人的品格

  3. 辛亥年到来的时候,似乎没有迹象表明,这将是这个铁血帝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从隆裕皇太后万寿圣节(正月初)的歌舞升平开始的,而在这一年行将结束的十二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却颁布了一纸退位诏书,中国的封建政权就此曲终人散。历史的急转直下,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革命领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上面一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大清帝国何以灭亡 B. 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C. 辛亥革命何以成功 D.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4.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要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促的力量源泉,欣赏必然是有愉悦人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必然产生自尊之心,有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为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是( )。

  A. 欣赏与被欣赏 B. 欣赏是一种善良 C. 欣赏是一种理解 D. 我们要学会欣赏

  5.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种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的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却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石家庄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沧州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

  A. 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B. 经度差异不是影响物候的主要因素

  C. 凡是近海地方的春天都比内陆要迟 D. 沿海地区的春天一般会比内陆要迟

  答案解析:

  1.A.【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中的两句话属并列关系,分别将两种人生进行对比,第一句将“轰轰烈烈的生却默默无闻的死”与“默默无闻的生却轰轰烈烈的死”进行对比,第二句将“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与“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天空闪亮的星斗”进行对比。事实上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意图体现的就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大小。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C.【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的尾句是一个反问句,带有作者的某种态度的倾向性。通常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文段中的这句话,其意思可理解为“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同样可以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文中“试炼”一词意为“考验、锻炼”。由此可知,C选项是该句的同义替换,故为正确答案。A、B选项与反问句所表达的观点不符,应予以排除。D选项中,重点词为“了解”,与“试炼”不符,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3.B.【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通过“似乎没有迹象表明”、“历史急转直下”、“绝大多数人看来都不可思议”等语句以及第二句中由“而”引导的转折句,意图说明的就是:历史的变革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无法阻挡。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文段中并未提到大清帝国何以灭亡、辛亥革命何以成功,故A、C选项予以排除。D选项与作者想要突出的意思相矛盾,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4.D.【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部分阐述了欣赏与被欣赏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尾句以结论关系词“因此”引出文段的主旨句,即“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A.【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结构采用“总——分”式。文段首先提出“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种因素”这一观点,进而用由“所以”引导的结论句更具体地表述为“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同纬度的内陆更迟若干天”,后文中 “大连和北京”、“石家庄和沧州”两个例子,论证的均是这个结论。可见该句为文段主题句。故A选项正确。B选项与原文相矛盾,应予以排除。原文中是以“相同纬度”为前提,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进行对比,C、D选项忽略了这个前提,与文意不符,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4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2024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 | 省考交流群 | 在线咨询

图书

更多>
(编辑:admin)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 2024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