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17:38:1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3山东公务员面试:发泡餐具解禁如何对环境负责
发泡餐具价格,必须把回收利用的成本算进去。消费者嫌贵,可以不买,企业不愿承担这部分成本,可以放弃生产
过去14年,本来被国家列入淘汰类产品的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实际上禁而未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便宜,1个餐盒市场价不到1角钱。5月1日解禁之后,生产者、消费者当然希望它能保持价格优势。可是,这样一来,它如何对生态环境负责?
放在十几年前,许多人可能接受不了“让发泡餐具对生态环境负责”这一说法。现在是什么时代?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从意识变成行动的时代,这句话应该理直气壮地说,应该赢得共识,更应该落实到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各个环节。
国家发改委解禁发泡餐具的目的,是想让它利国利民。利国,在于节约资源。发泡餐具登场,可以少生产其他材质的同类产品,如果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用来提炼其生产原材料的石油资源。利民,在于使用方便。发泡餐具防水防油、刚性强、保温性好、适合中餐包装,人们喜欢使用。
但是,发泡餐具的缺点是很难降解,要想避免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隐患,必须加强回收再利用。发泡餐具原来价格低,是因为它的成本低,如果把回收再利用的成本算上,把处理那些失去回收利用价值餐盒的成本算上,它还会那么便宜吗?
有人说,资源回收利用是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支持。这话有一定道理,却不能理解成财政大包大揽,现实中也不会有多少地方愿意这么做。上海曾经实施“3 分钱工程”,即企业每生产一个发泡餐盒,交给政府3分钱,政府再拿这笔资金补贴回收、利用企业。这倒是体现了政府支持,但这种支持是出政策,而不是出钱。
“三分钱工程”起初收到良好效果,但因为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周边地区不用交纳回收处理费用的发泡餐盒挤占了上海市场,3分钱上交不足,对回收利用的补贴相应减少,政策执行力大打折扣。上海的例子恰恰说明,只有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回收利用行业才能正常运转,产生效益。
“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与国际上通行的环境保护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是一致的。发泡餐具虽然不是直接污染物,但它被用过之后就成了固体废弃物,向生产企业收取处理费用合情合理。如果企业为了消化这部分成本而偷工减料,生产不合格产品,监管部门应该严格处罚。如果增加这部分成本而使发泡餐具价格不再那么便宜,那就让市场做出裁决:消费者嫌贵,可以不买,企业不愿承担这部分成本,可以放弃生产。
近来,社会上围绕发泡餐具争论不断。如果往好处想,与其争论该不该解禁,不如认真讨论解禁之后怎么有效回收利用,这其中“谁来出钱搞回收利用”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在笔者看来,如果发泡餐具还是那么便宜,对生态环境不是什么好事;让它承担回收利用的一部分成本,体现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辅导课程——2025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 | 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