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0 11:54:10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13年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公款私游
【热点聚焦】
新一代领导集体成立以后开始着重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滥用公款的现象严加管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公款吃喝虽然有所收敛但是公款旅游现象却依然严重,而且为了规避检查、便于通过审核,一些公款旅游往往以“变装”的形式出现,手法越来越隐秘。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媒体大幅度的曝光。
【华图解析】公款旅游与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备受诟病,但又屡禁不止。尽管上至中央、下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制度上有一套较为严格的程序规范:设置了事前审批、事后报销、审计等环节。可在一些地方却是,监管程序形同虚设,各种变相出游轮番上演。
在政策的“高压线”下,一些地方干部通过“遁形”、“马甲”、“匿名”公款旅游,某种程度上暴露出当前监管的无力。可以说,公款旅游的核心问题是对公款开支权的滥用,公款得不到有效管理。
根治“公款出游”所面临的困境与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并无二致。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钱袋子”没有受到强力的监督。
因此,首先,最为可靠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抓紧财政的“钱袋子”。这就需要加快公共财政的改革,通过刚性的约束倒逼预算、决算的彻底公开,以此加强对公共财政的监督和约束;同时,应加强对公共财政使用的审计和披露,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责任追究,如推动“公款旅游”入刑等等。
其次,使公款在“阳光下运作”。在发达国家,对公务消费的监督,媒体、公众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在密切监督之下,政府官员不敢随便用公款吃喝、旅游,不敢进行违规消费。如果监督制度和力量的缺失,在财政预算环节,相关部门虽会迫于压力公开,但很多选择模糊处理;决算环节,又往往是粗线条、抽象描述,使公众无从监督;此外,预算外收入、财政专项资金大量存在,内部监督存在空白。
最后,严惩私用公款的当事人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公款旅游与贪污无异,对假借学习考察之名公款旅游者,不仅要以违纪论处,更要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去惩罚。唯有如此,公款旅游才能得到有效遏止。不能简单的违纪、停职处分,而要一经发现,处理违纪处分外,还有追究当事人的和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严重者永不任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威慑作用。
在疲软的财政监督体制下,难怪一些人敢于践踏各种“高压线”,通过隐秘的手段挥霍公共财政。外部监督“使不上劲”,内部监督又往往如“睁眼瞎”,上级主管部门只负责审批,其他部门即使有事后审查,也大都流于形式,这就给他们“变装”留下了漏洞。唯有多管齐下,痛定思痛,才能有效遏制公款私用,还“款于民”,树立公信力,赢得民心。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辅导课程——2025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 | 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