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清风当伴中秋“洁”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清风当伴中秋“洁”

2013-09-18 15:31:15 文章来源:人民网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国考交流群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在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备考过程中,备考核心在于吃透材料。对于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理解,是公考取得高分的关键。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清风当伴中秋“洁”

  清风竞逐,是改作风成果的显现,也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中秋将至,北京“最堵九月”开始发威。但据市民反映,无论是拥堵时长还是拥堵程度,今年都较往年有所下降。在中央关于风清气正过“两节”的号召下,不仅那些以请客送礼为主的外地进京车辆大为减少,天价月饼、豪华节礼等也已大失风头、少了市场。

  说到中秋,月饼可谓象征符号。然而,这远非其全部的文化内涵。中秋为佳节,更在一个“清”字。“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正是因为风清可醒脑、月明可鉴心。中秋赏月,赏其清明、清爽、清丽,不仅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更有一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才是中秋深层次文化意义所在。

  然而,这些年来,一些人却将中秋这个清朗的节日,看作趁机送人情、拉关系的“良辰吉日”。于是,公款请客送礼者找到了借口,私下利益授受者寻得了契机。借着中秋名头“放松放松”,变相吃喝玩乐;打着节日旗号“意思意思”,模糊贿赂界限;利用节日大操大办,各种庆典、晚会铺张奢华;趁着节日滥发福利,以让纪检监察部门雾里看花……中秋之清,淹没在觥筹交错中,迷失在迎来送往里。流风所及,反而让天上的明月,显得格外空寂落寞。正如冯骥才所感叹:我们节日的内涵被偷换了。

  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怎能任由“四风”蔓延?今年中秋,八项规定执行力度不减,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无论是央视中秋晚会改在体育场进行,还是五仁月饼讨论热度超过天价月饼,都让人感到“清”字的回归。清风竞逐,不仅是改作风成果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更能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申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对于公务员考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山东华图教育专家针对国家公务员对考生进行申论指导。山东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指出:我们往往以过节之“节”,比兴廉洁之“洁”。中秋节,更当变成“中秋洁”。中央纪委日前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剑指两节期间的不端之行;各地各部门也多有举措,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越是节日临近,改作风越是不能松了劲、散了神,牢牢把紧四时八节这道关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社会风气定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有民俗学家认为,节日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一个节日,代表的是一段浓缩的时间。比如,因苦于行旅而无法随侍亲侧,所以我们用中秋来补偿一季乃至一年的歉疚。也正因此,节日更可成为亲情发育、风气培育的一个支点。中秋将临,国庆接踵而至。扬清抑浊治“四风”,以党风政风之进展,推动民风之清、世风之清,正是最好契机。

  中秋意蕴在于“清”,中秋之外,更该让“清”成为一种文化。有人说,如今,很多节日都该改成同一个名字——送礼节。要防止端午的粽子“异化”、中秋的月饼“变味”,或许都该存一份清气、多一份清雅。而要改进作风、清新政风,更需让权力如“冰壶浮世界”,清清朗朗、清清白白。当崇清成为一种政治风骨、社会风尚,中秋的文化意义才可谓得到真正的传扬。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清风明月虽不用一钱买,却更是无价之珍。中秋佳节取一“清”字,清风明月相伴,定是和美之期。

  中秋将至,北京“最堵九月”开始发威。但据市民反映,无论是拥堵时长还是拥堵程度,今年都较往年有所下降。在中央关于风清气正过“两节”的号召下,不仅那些以请客送礼为主的外地进京车辆大为减少,天价月饼、豪华节礼等也已大失风头、少了市场。

  说到中秋,月饼可谓象征符号。然而,这远非其全部的文化内涵。中秋为佳节,更在一个“清”字。“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正是因为风清可醒脑、月明可鉴心。中秋赏月,赏其清明、清爽、清丽,不仅是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更有一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才是中秋深层次文化意义所在。

  然而,这些年来,一些人却将中秋这个清朗的节日,看作趁机送人情、拉关系的“良辰吉日”。于是,公款请客送礼者找到了借口,私下利益授受者寻得了契机。借着中秋名头“放松放松”,变相吃喝玩乐;打着节日旗号“意思意思”,模糊贿赂界限;利用节日大操大办,各种庆典、晚会铺张奢华;趁着节日滥发福利,以让纪检监察部门雾里看花……中秋之清,淹没在觥筹交错中,迷失在迎来送往里。流风所及,反而让天上的明月,显得格外空寂落寞。正如冯骥才所感叹:我们节日的内涵被偷换了。

  申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对于公务员考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山东华图教育专家针对国家公务员对考生进行申论指导。山东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怎能任由“四风”蔓延?今年中秋,八项规定执行力度不减,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无论是央视中秋晚会改在体育场进行,还是五仁月饼讨论热度超过天价月饼,都让人感到“清”字的回归。清风竞逐,不仅是改作风成果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更能彰显中秋佳节之“佳”。

  我们往往以过节之“节”,比兴廉洁之“洁”。中秋节,更当变成“中秋洁”。中央纪委日前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剑指两节期间的不端之行;各地各部门也多有举措,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越是节日临近,改作风越是不能松了劲、散了神,牢牢把紧四时八节这道关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社会风气定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有民俗学家认为,节日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一个节日,代表的是一段浓缩的时间。比如,因苦于行旅而无法随侍亲侧,所以我们用中秋来补偿一季乃至一年的歉疚。也正因此,节日更可成为亲情发育、风气培育的一个支点。中秋将临,国庆接踵而至。扬清抑浊治“四风”,以党风政风之进展,推动民风之清、世风之清,正是最好契机。

  中秋意蕴在于“清”,中秋之外,更该让“清”成为一种文化。有人说,如今,很多节日都该改成同一个名字——送礼节。要防止端午的粽子“异化”、中秋的月饼“变味”,或许都该存一份清气、多一份清雅。而要改进作风、清新政风,更需让权力如“冰壶浮世界”,清清朗朗、清清白白。当崇清成为一种政治风骨、社会风尚,中秋的文化意义才可谓得到真正的传扬。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清风明月虽不用一钱买,却更是无价之珍。中秋佳节取一“清”字,清风明月相伴,定是和美之期。

  经华图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围绕一个主题组织给定资料进行评论写作是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主要考察方向,而考察重点必然是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申论备考的重要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热点材料进行梳理储备,是广大考生提高申论成绩的不二法门。为此,华图教育专家筛选了部分热点问题,以助广大考生在公务员备考过程中可以乘风破浪,事半功倍。



  了解更多:

  【官网】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课程】山东华图公务员课程

  【微博】山东华图官方微博:@华图教育山东分公司

  【微信】山东华图官方微信号:sdhuatu

  【交流】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交流群:126882521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群:74075403

  【咨询】山东华图咨询热线:0531-80987790 80987762

图书

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4国考公告专题 | 职位检索 | 历年进面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笔试课程——2024国考笔试课程 | 国考交流群 | 在线咨询

(编辑:山东网络编辑)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2024公务员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