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拟题(8月4日)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拟题(8月4日)

2020-08-05 14:12:33 文章来源:未知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拟题(8月4日)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拟题(8月4日)

  1.热钱回流美国,令美元_____。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累计上升6%,随着本币的_____,美国不仅可以开始逐渐解决债务问题,同时也将再次巩固其在全球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鱼得水 增殖

  B.雪上加霜 增值

  C.举步维艰 增殖

  D.如虎添翼 增值

  2.湿地的生命力是可以被一点一滴看见的。我最先看见的是湿地上的青蛙,它______地弹跳,让寂静的湿地有了动感;青蛙落脚的地方,黑颈鹤_______,动作像骄傲的体操运动员那样自由、舒展;接下来,三三两两的羊像无声的云从村子里飘过来,它们身后是牦牛家族,带着高海拔的困倦与________;再后来,高原上真正的主角——放牧者出现了,他们被这些群众演员簇拥着,压轴出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猝不及防 腾空跃起 慵懒

  B.始料不及 悠然自得 疲惫

  C.出其不意 翩翩起舞 懒惰

  D.突如其来 昂首阔步 疲倦

  3.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世界_______的。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_______,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绝无仅有 界限

  B.无与伦比 障碍

  C.独一无二 隔阂

  D.举世无双 关系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脑充满了大量高效的工序,这些工序_______1000亿到2000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构成。

  ②“身在红尘,心在青山”是句蓄满了生活深思的哲言。身在红尘而不想被“红尘” _______,只有保持着对浊世某种程度的疏离和超越,这样才能真正_______出生命的意义。对青少年而言,这或许是一门无法从教科书中找到答案的功课。

  A.由 淹没 品尝

  B.从 湮没 品味

  C.由 湮没 品味

  D.从 淹没 品尝

  5.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衣食无忧,中国人还是爱假想将来可能遇到的_______,即使这些真正发生的几率接近于零。这只能从中国人_______的传统心理方面进行解释。

  A.灾难 任劳任怨

  B.困难 克勤克俭

  C.变故 未雨绸缪

  D.麻烦 居安思危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第一空,由“美国不仅可以开始逐渐解决债务问题,同时也将再次巩固其在全球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可知,热钱回流美国给美国带了积极影响,“雪上加霜”、“举步维艰”不合旬意,排除B、C。第二空,“增殖”意为繁衍、增加,“增值”意为相对价格的提高。根据文意,形容美元应选“增值”,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A

  解析: 第一空,“始料不及”指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面对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令人措手不及。不合句意,排除B。第二空,由“动作像骄傲的体操运动员那样自由、舒展”可知黑颈鹤跳起来了,“昂首阔步”不符合,排除D;“翩翩起舞”虽是跳起来了,但多形容蝴蝶、舞女,形容黑颈鹤、体操运动员不恰当,排除C。第三空,“慵懒”与“困倦”对应,契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 先看第一空,文段强调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并无比较的意思,且“无与伦比”与“世界”无法搭配,故可排除B项。D项“举世无双”与前面的“世界”语义重复,也可排除。再比较A项和C项,“绝无仅有”和“独一无二”都含有独特的意思,因此再看第二个空。“界限”重在强调事物之间的分界,而“隔阂”则强调彼此之间有差异,需要进一步沟通。结合文段“打通……深层关联”可知,应选择“隔阂”,故本题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混搭填空。

  第一空中,只有“由......构成”这样的固定搭配,所以应当排除B、D项;“淹没”指沉溺、浸没,“湮没”指沉没、埋没,一般淹没与液体类或类似液体的事物搭配,所以这里选“湮没”更加合适,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

  此题可以先从第二个空入手,首先根据“这些真正发生的几率接近于零”可知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做准备或有所知晓,所以根据成语的理解则“未雨绸缪”或“居安思危”符合语境,排除A、B,在C、D中做选择;再辨析“变故”和“麻烦”,根据材料中主体是中国人的概念,与之搭配的需要语意和范围比较广的实词“变故”,而“麻烦”偏狭窄,所以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图书

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国考专题 | 职位检索 | 历年进面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2025国考系列课程 | 国考交流群 | 在线咨询

(编辑:华图小土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