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山东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 2022山东公务员考试语句表达笔试模拟题【2021.06.08

2022山东公务员考试语句表达笔试模拟题【2021.06.08】

2021-06-08 14:30:08 文章来源:未知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2山东公务员考试语句表达笔试模拟题【2021.06.08】

  2022山东公务员考试语句表达笔试模拟题【2021.06.08】

  1.

  ①以知识为主导所得出的美丑的概念,是不真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②即如美丑而言,当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时候,就有了美丑的区分,就有了分别的见解。

  ③在老子看来,相反相成,是知识构成的特性,但并非世界本身所具有。

  ④老子并非反对人们追求美,但他认识这种追求美的方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美。

  ⑤人为世界分出高下美丑,是在下判断,以人的理性确定世界的意义,这样的知识并不符合世界的特性。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⑤②①④

  B.②④③①⑤

  C.①③⑤④②

  D.⑤④②③①

  2.很多貌似过时的史学争论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力求接触人类最大多数的努力。想想有多少人已经消失在过去,他们在人数上远比如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后代更多。最令人激动、最有创意的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事件背后那些人们所经历和体验过的人类生存状态。这类研究有过不同的名字——心态史、社会思想史、历史人类学或文化史,不管什么标签,目的只有一个,即理解生活的意义:不是去徒劳地寻找对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而是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将研究聚集于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

  B.要到前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中去探求和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C.寻找和掌握社会发展必然规律并以这种“客观真理”来解释和改造社会

  D.相信过去的人们以自己特殊的生存策略开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

  3.

  就本质而言,《人民文学》质量高低, ,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销量也不能必然反映文学的真正价值,今天的畅销作者中,有多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有媒体统计发现,2010年,王蒙、贾平凹、周国平、麦家四人的总版税,比不过一个“当年明月”,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这四人的文学造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并不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

  B.惟一衡量标准在于作品本身

  C.与读者群体的阅读喜好息息相关

  D.取决于作者的文学底蕴和思想深度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很同意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B.你当时不是同意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C.你当时不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D.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没意见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5.

  下列句子中分句间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②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又能提升气质

  ③天气虽然冷,但是外面仍然有人晨练

  ④团结既是工作需要,又是中华美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

  ④用于解释①,所以④在①后,排除B、D;②中提到“分别的见解”,而①中“以知识为主导所得出的美丑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所以②在①前,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B

  解析:

  文段内容要前后呼应。文段中“不是去徒劳地寻找对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而是________”中的“不是…而是…”是一组反向并列,关系并列,语意相反。“去徒劳地寻找”与B项中的“去探求和了解”语意相反;“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和“这一问题的回答”呼应。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填空。分析材料结构可知,二、三句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论证,由王蒙、贾平凹等畅销作者事例得出的结论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作家所著作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对于《人民文学》而言,其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就在于作品本身,故B正确。

  A项中的“并”与“>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中的“并”重复,造成语句不通顺,不能作为接语。C、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C

  解析:

  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C项前后矛盾,前半句的意思是“你当时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按此逻辑和语境,下半句应该接“为什么现在又同意了”,但C项后半句却与此相反,所以选C。

  A、B、D三项表述均没有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表达多元及关联词的运用。

  ①是选择关系复句。③是转折关系复句。而②和④逻辑关系相同,都属于并列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图书

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4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2024山东公务员面试课程 | 省考交流群 | 在线咨询

(编辑:小编图图)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