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热点:行测模拟练习4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热点:行测模拟练习4

2021-08-26 14:51:34 文章来源:未知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热点:行测模拟练习4

  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热点:行测模拟练习4

  1.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森林吸收C02,释放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C02的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吨氧气。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侵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森林( )。

  A.是造雨者

  B.吸收C02

  C.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D.是最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因子

  2.

  20世纪50年代初,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宣告: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铮铮鸣响的语言,充满了对人的同情与崇高的信仰。而几乎就是在同时,当人们被战争的阴云所困扰,福克纳大声宣告: “我不想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人是不朽的”, “作家的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就是人类昔日的荣耀。”人的生存的挫折感是真实的存在。在人遭受苦难陷入迷惘的时刻,看来只有那些具有海明威、福克纳精神力量的作家,会给人们以鼓舞,让人们勇敢地生存下去。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福克纳的作品都集中展现了人们在苦难与挫折面前的迷惘

  B.海明威、福克纳的作品都表达了乐观主义的主题

  C.海明威、福克纳都过分夸大了人的精神力量

  D.海明威、福克纳都强调作家要以自己的作品振奋人心、给人们以鼓舞

  3.

  怎么治理特大城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认可所有的城市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就要摆脱过去那种就特大城市说特大城市的老套思维。特大城市的问题,根子在于中小城市不发达。没有一个成熟的城市体系,没有都市圈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特大城市过度膨胀、虚胖并且疾病缠身。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句是>()

  A.如何治理特大城市

  B.治理特大城市的一种可能思路

  C.特大城市现在已经过度膨胀、虚胖并且疾病缠身

  D.治理特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4.

  在日本,由于教育部门为国民经济输送大批适应技术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和各种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使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这就为新兴部门的开拓和老部门的改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意思是( )。

  A.“潜在的知识形态”指科学技术,当它们一旦和物质生产相结合,就会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B.“潜在的知识形态”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进入生产第一线后,就成为第一生产力

  C.“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指科学技术,当它们还没有被利用来进行物质生产时,只有一种“潜在”的力量

  D.“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在与物质生产结合以前,其作用尚未得到实现,所以成为“潜在的”

  5.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的“社会脑假说”认为,灵长类动物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个体需要与种族内的每个其他个体建立起某种长期的“社交关系”。而负责处理复杂与抽象思维的大脑新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能处理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多,于是平均种族就越庞大。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150人是人类最常见也最稳定的群体规模

  B.大脑新皮质越大,动物的种群平均数量就越多

  C.人类的交友能力受大脑新皮质大小的限制

  D.人类大脑新皮质是灵长类动物中面积最大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表面主旨。

  文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所以重点在于一开头“森林是影响人类的生态因子”,故正确答案选D。AB都属于文段中的细节,并非文段核心,C则是一开头的引述,重点在于生态因子,而非摇篮。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通过阅读材料,海明威的宣言表明人是打不败的;福克纳的宣言表明人是不朽的,勇气、希望、荣誉等都不应该被忘记,他们两位作家都通过这种积极向上的宣告给人以正面的精神鼓励,因此B项符合原文含义。

  由末句可知A项理解错误;C项对海明威和福克纳显然持否定态度,与原文体现出的态度不符;材料中并未提及他们两位强调要以自己作品给人以鼓舞,故也不选D项。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

  以问题为开头的文段,其主旨一般就是问题本身。>A>、>B>两个选项均契合主旨。因此还需对文段进一步进行分析。文段第一句是说治理特大城市的思路有千千万,第二句便提供了作者认可的一种思路,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对这种思路的具体阐释。因此>B>项对这段文字主旨的概括最准确。>C>项是特大城市问题的“症状”,不是主旨;治理特大城市这个问题是否复杂不是本文段讨论的问题,>D>项为无关选项。因此本题应选>B>项。

  4.答案:C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概述的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意思,而不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故可以排除前两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而不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本身,故排除第四项。

  5.答案: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段由罗宾·邓巴的观点引出主要论述对象,即大脑新皮质。阅读可知最后一句是文段的主旨,由此句推出C选项表述正确;A选项是对最后一句话的错误理解;B选项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是“大脑的新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才可致平均种族越庞大;D项在文段中并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

图书

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国考公告预约 | 职位检索 | 历年进面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2025国考系列课程 | 在线咨询

(编辑:华图小土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