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03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03】

2021-12-03 11:41:44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03】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203】

  1.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C.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D.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出自清代郑燮的《江晴》,其大意为:山被浓雾笼罩仿佛看不见了雷声轰鸣雨还没有停止。雨的形成,由气体变为液体,属于液化过程,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朝于谦《石灰吟》,其大意为: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焚烧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A项错误。

  C项:“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诗中提到的春雾消散现象,是由液体变为气体的汽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C项错误。

  D项:“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其大意为: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待发的骏马兴奋地踢着蹄,打着响鼻,又不时仰头长嘶,似乎在催促主人上路。日暖泥融、雪消现象,是熔化的过程,属于吸热反应。D项错误。

  2. 关于四大高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B.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C.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D.青藏高原上多大山,相对高度较大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青藏高原特征:①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②面积大,约占全国面积的1/4;③高原上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我国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黄土高原特征:①海拔1000-2000米,地表覆盖深厚的黄土;②地表破碎,沟壑纵横;③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云贵高原特征:①地势崎岖不平,海拔1000-2000米;②多峡谷,多小型山间盆地(即坝子);③石灰岩分布广,多典型的喀斯特地形。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3. 近年来,世界不少国家遭遇地震。有关地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主要的三处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B.地震时,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C.发生地震时,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应加速驶离地震区域

  D.目前,地震是无法预测的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车遇地震应该停车避险,而不是加速驶离地震区域。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地震带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带外地震分布零散,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洋脊地震带)。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地震发生最初时,跑得快的是强度较小的纵波,速度约每秒5-7公里,而破坏性更大的横波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约每秒3-5公里)则会延后到达。地震监测仪器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等大致信息,有关部门可以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电视广播依靠的是电磁波,它的速度比横波速度要快得多。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4.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关于白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描写的是同一节气

  B.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第2个节气

  C.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D.白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变大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以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出自唐代杜甫的《白露》,意思是才知道秋天的风景如此之美,清幽的小路实在是安逸。全诗为:“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所以A项表述的节气是白露,与题干描写的是同一节气。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昼夜温差开始变大。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5. 近年来,阿富汗动荡局势受全球瞩目。关于阿富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富汗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B.阿富汗气候特征是冬天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阿富汗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D.“陆上丝绸之路”经过阿富汗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阿富汗位于西亚的伊朗高原,是一个内陆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中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阿富汗是伊斯兰国家,国内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约占99%。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陆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古罗马为终点。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