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选遴选考试网提供以下信息:【2022遴选政策理论】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价值支撑(1), 更多招考信息及公考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官方微信(sdhuatu)
更多学习资料扫码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回复"备考资料"领取
【2022遴选政策理论】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价值支撑(1)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共同富裕不仅是人类对大同社会的理想,更是社会主义的基因。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写道,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不仅为这种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还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实践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开始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发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著名“两问”,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重大判断,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理念指引下,在全民致富奔小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中华民族焕发出极大的的奋斗热情,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等各领域、各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功探索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大国的文明型崛起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境界的目标导向。就其内涵而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狭义上物质财富的富裕,而是广义上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它既包括表现在收入、财产及物质生活条件上“看得见”的显性富有,又包括表现在社会公平正义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均等化、生态环境改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等“看不见”的隐性富足。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着力强化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历史进步性的体现,有着人类文明终极指向的意味。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充分认识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是一个物质不断累积的进程,也是一个精神日益充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而,共同富裕既表现为人民物质上的富有和安居乐业,也显现为人民精神的富足和精神状态的饱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贴心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2022遴选议论文写作】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2)
下一篇:没有了
山东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