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安招警考试提供以下信息:2022公安招警公共基础知识之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 近期招考信息及公考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官方微信(sdhuatu)。
【2022QQ群】消防员:581901223 | 辅警类:628970788 | 书记员:229306208
更多学习资料扫码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回复"备考资料"领取
2022公安招警公共基础知识之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
继春节用一曲《唐宫夜宴》被大家吹爆的河南卫视这次又放大招了。
2021年6月13日夜,在河南卫视播出的《端午奇妙游》火遍全网,尤其是开场曲目《祈》,美到令人窒息。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被吸引到三天内个人推特上转发两次。不仅如此,晚会上的其他节目也制作精良,各有千秋。令众多网友连连惊呼:河南卫视又双叒叕出圈了!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祈》,河南卫视让全国观众惊喜连连,但是在这一次次出圈的背后,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立足和创新运用,无论是“唐宫少女”还是“水中洛神”,都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辉煌瑰丽的宝库,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实现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表达没有定式。河南卫视不断刷新的不止是数据,还有我们的文化自信与审美。
接下来,请小伙伴们跟随小编一起感受惊艳背后的传统文化。
一、《祈》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舞者化身“洛神”,在水中飘飘起舞,衣袂翻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重现名篇《洛神赋》中“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场景。整个舞蹈使寓意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与惊艳众人的视觉效果高度统一。
1. 有关人物
洛神(名为宓妃(fú fēi),又叫作洛嫔)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而成为洛水之神,故称洛神。相传,洛神最初叫做“宓妃”,这一名称源于屈原《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是“天帝降下后羿,(让后羿)改变夏民的灾祸。为何射河伯,娶洛川妃为妻”。故事是宓妃游于洛水,美色为河伯所窥探,河伯使计将宓妃溺于洛水,因此强占宓妃,夏朝的有穷国君后羿(大羿娶嫦娥,并不是同一个人物)仰慕宓妃,而被河伯所知,河伯发难于洛水,兴水患而为害一方,后羿愤而射伤河伯,娶宓妃为妻,河伯向天帝状告,而被天帝奚落,成全了后羿和宓妃,后羿封宗布神,宓妃封洛神。
2. 文学作品
①曹魏时,曹植曾经写过一篇赋——《感鄄赋》(感甄赋),即《洛神赋》。该作品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文中曹植这样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②李商隐有诗:《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③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有传世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在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画中的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二、《兰陵王入阵曲》
当中国大鼓遇上琵琶,悲壮的英雄独白《兰陵王入阵曲》震撼耳膜。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兰陵王入阵曲,融合了建鼓、大堂鼓、琵琶等传统乐器,除了乐器之外,剧情也很有寓意。短片演绎了女儿因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弹琵琶,但父亲被朝廷派去日本传授技艺后一直没回来,导致母亲一直阻止女儿学琵琶。扮演父亲的琵琶家在日本奈良演奏《兰陵王入阵曲》,扮演女儿的琵琶家在山崖峭壁之下演奏同一首曲子,而《兰陵王入阵曲》便是唐代遣唐使带回日本传播的曲子。此曲看似是对远在异国亲人的思念,实则是对传统技艺的追忆,这伏笔埋的相当巧妙和高级。
1. 有关人物
兰陵王高肃,字长恭,又称高长恭、高孝瓘,是北齐末期文武双全的名将。其貌俊美(与潘安、宋玉、卫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为阵前震慑敌人,做凶恶面具戴之,战无不胜。因战功显赫,声威日显,其堂弟高纬继皇位后,忌恨其功高威武,受人爱戴,恐皇位被夺,于公元573年,帝赐鸩而死,574年葬“邺西北一十五里”。575年高肃的安德王高延宗为其立了墓碑,即今存的北齐兰陵王碑。
2. 歌舞作品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历史著名的“邙山之战”,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舞。盛于唐代,亦衰于唐。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国已经失传1300多年。后来东传日本。
《兰陵王入阵曲》东传之后,日本人将其视作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日本古代的赛马节、相扑节等重大节会,都会演奏此曲,直到现今日本在“春日大壮”举行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表演节目。
三、《唐印》
傀儡戏与舞蹈相融合的《唐印》,加上巨大的蒸汽木马,有一种吊诡而奇丽的复杂美感。《唐印》仍以“三彩乐俑”为服道化灵感,灵动的少女犹如穿行于古画之中,将观众代入华夏独有的美学空间。
1. 傀儡戏
傀儡戏又称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出土文物与历史数据显示,傀儡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具有表演功能的剧种。可追溯之年代,古代葬礼中用以殉葬的“俑”,与傀儡戏有直接而深远之关系,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出现偶戏的表演。
2.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技术除器物外,广泛运用到偶人禽兽雕塑的装饰上。绝大多数的唐三彩用于殉葬,极少用于日常生活。
四、《丽人行》
《丽人行》让百万网友在线体验登基,不禁感叹,有此佳人,朕要这江山还有何用?这满堂的“千秋艳艳图”美轮美奂,唐风丽人翩跹而出,更似美人出画。
1. 《明人画千秋绝艳图》
节目中,《丽人行》的出场伴随着《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明人画千秋绝艳图》是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长卷仕女绘画,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传说并在社会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所以称作“千秋绝艳”图。
2. 有关诗歌
舞蹈《丽人行》起意于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被奉为“诗圣”)同名长篇叙事诗《丽人行》。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妹嚣张气焰的指责和训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此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例题
1. (单选题)唐朝国力空前强大,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如鉴真东渡等。唐朝遣唐使将( )传入日本并将其视作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日本古代的赛马节、相扑节等重大节会,都会演奏此曲。但此曲在中国已经失传1300多年。
A. 《汉宫秋月》
B. 《兰陵王入阵曲》
C. 《高山流水》
D. 《胡笳十八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亦衰于唐。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国已经失传1300多年。后来东传日本。《兰陵王入阵曲》东传之后,日本人将其视作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日本古代的赛马节、相扑节等重大节会,都会演奏此曲,直到现今日本在“春日大壮”举行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表演节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单选题)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有一幅传世名画,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在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这幅画是依据( )文学作品而作。
A. 《神女赋》
B. 《天问》
C. 《洛神赋》
D. 《东阿王》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所创作的一幅著名画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作根据曹植文学作品《洛神赋》的故事,从内容情节、人物刻画、环境描绘进行创作。全画笔法恰如“春蚕吐丝”,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贴心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
山东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