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语文科目句子修辞考点之选择题

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语文科目句子修辞考点之选择题4

2023-01-13 11:22:13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 ○微信交流群 ○华图在线app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提供以下信息: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语文科目句子修辞考点之选择题4, 更多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语文科目句子修辞考点之选择题4相关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招考答疑领资料请加群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备考群

扫码了解本土考情、领免费资料、咨询课程

山东各地市企业微信


  202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语文科目句子修辞考点之选择题4

  1.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双关)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

  C.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通感)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比喻)

  2.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句子修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运用比喻修辞)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运用排比修辞)

  C.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运用反复修辞)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运用反语修辞)

  3.下列诗句中,没有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D.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4.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反问)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比喻)

  C.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设问)

  D.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夸张)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比喻)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答案解析

  1.D【解析】

  A项,诗句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意思是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地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烛”谐音“嘱”,“深烛伊”也就是“深深地嘱咐你”,“莫围棋”也就是“莫违期”,此处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B项,诗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使用了互文和借代的修辞手法。“主人”和“客人”互文,主人和客人下了马,登上了船。同时,“管弦”代指音乐。

  C项,诗句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声”是听觉,“绿”是视觉,作者以视觉写听觉,以色美来表现声美,轻巧怡人。

  D项,诗句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诗》,意思是年轻时不知道早一点勤奋学习,到头发发白时再后悔读书不够已是太迟。D项并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应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选D。

  2.B【解析】

  B项,不是排比,而是对偶。排比是将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意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故本题选B。

  3.D【解析】

  A项,比喻。诗人将“黑云”比作打翻的墨汁,将“白雨”溅起的雨滴比作乱跳的珠子。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B项,比喻。诗人将“杨花撒落在小径上”比作“大地铺上了一层白毡”,将“溪水中片片荷叶”比作“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C项,比喻。诗人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山”比作“青螺”。诗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D项,无比喻。诗句大意:独自怜惜从京城里出来的人往南逃,真羡慕湘江的水呀,你却往北流去!诗句出自唐代杜审言的《渡湘江》。

  故本题选D。

  4.D【解析】

  A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诗句大意: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有问有答,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饶有诗意。故A项错误。

  B项,诗句出自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句大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花不语”,把花当作人来写,赋予花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此外,“乱红”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花的颜色代指花。故B项错误。

  C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诗句大意: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有问无答,不是设问。故C项错误。

  D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诗句大意:独自一人离开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岭南,十多年来,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万死”极言自身处地之艰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解说正确。

  故本题选D。

  5.A【解析】

  A项,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句子赋予“苇子”以人的情绪——狠狠地,“狠狠”一词形象表达了抗日民军对日寇的仇恨,也为即将爆发的大战做好铺垫,体现了人民抗日意志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日寇的憎恨,对抗日人民的赞扬,支持。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格,也叫“譬喻”。该句没有喻体,所以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项,这句话出自于鲁迅于1932年所写的七言律诗《自嘲》。这两句话的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思相对,符合对偶的修辞特征。此外,这句话把自己比喻为“孺子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项,连用了三个“容不得”,属于排比、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D项,引号内部的话是引用的张嘉贞的原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选A。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媛媛)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教师招聘招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