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备考技巧 > 2023山东社工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

2023山东社工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

2023-02-14 17:02:10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 ○微信交流群 ○华图在线app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山东社会工作者考试网提供以下信息:2023山东社工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 更多2023山东社工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相关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招考答疑领资料请加群 山东社会工作者考试备考群

扫码了解本土考情、领免费资料、咨询课程

山东各地市企业微信


  2023山东社工公基备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

  一、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物质定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运动观

  (一)运动与物质

  1. 定义

  运动是标准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2.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相关观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图书

更多>
(编辑:小编图图)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