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2023小学教师招聘之教学评价

2023小学教师招聘之教学评价

2023-04-11 14:18:14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23小学教师招聘之教学评价

  第六节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师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具体讲,它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目标,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理,对教育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不断地完善教育决策。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的根本作用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具体来说,包括: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从评价时间角度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它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主要应用于自我评估、平时的面谈等。

  形成性评价类似于教师按传统习惯使用的非正式考试和单元测验,但它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测试,注重利用测试的结果来改进教学,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而不是强调评定学生的成绩等级。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对完整过程的检测。期末考试就是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一般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这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为确定学生在后继教程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继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评定,因而评价的概括水平一般比较高,考试或测验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评价的次数不多,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学校中常见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考查以及毕业会考都属这类评价。

  相比较而言,总结性评价侧重于对已完成的教学效果进行确定,属于“回顾式”评价;而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属于“前瞻式”评价。

  (二)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看,教学评价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1.常模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相对位置

  (或名次)来评价,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它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评价方法。

  2.标准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的,是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准,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一种评价方法。如针对某个知识点掌握程度所作的测验等。标准参照评价是用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比较学生之间的相对位置。

  (三)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按评价功能划分,教学评价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之分。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前的评价,主要用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和能力。诊断性评价,多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多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作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根据评价的严谨度,教学评价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正式评价指评价工具较客观,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评估。非正式评价则大多用非正式方式搜集资料,通常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

  (二)关联性原则

  设计教学评价时应关联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追求不同评价方式的互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工具,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过程、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要改变以往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

  (四)客观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结果的评定,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五)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为此,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实现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和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

  (六)指导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可能的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应对方案,以帮助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媛媛)

上一篇:2023小学教师招聘之小学德育概述

下一篇:没有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教师招聘招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