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14:20:17 文章来源:未知
【2023遴选笔试备考】绿色是生态发展的底色
“我见青山多抚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生态一词自古有之,且今日皆重之。从北宋年间苏东坡治理西湖疏通两岸运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唯有汇集最强大的建设合力,才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法制制度,保障生态效果。诗人吟咏:“不忘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认江南。”祁连山天然固体水库孕育了百万人口,反观河西走廊的古城一夜间被风沙吞没,徒留遍地瓦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反差景象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层面。完善制度保障,从明确环境保护责任主体到协调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从地球日“熄灯一小时”到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度日趋提升,大自然天然的敬畏和沉睡的生态资源被重新唤醒。因此,生态保护法治化建设在路上。
创新治理方式,形成环保合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治理务必从源头治理。绍兴市通过河长制管理,用脚步丈量河道方以实现“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河北承德罕塞坝林场老中青三代面对流沙恶劣天气,用生命守护绿植保护生态,减少了首都风沙天气,岚县的优秀干部下沉基层,带动当地村民种树,解决生态问题,形成生态共识。破坏环境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恢复生态则需要漫长的过程。激活生态文明建设原动力,创新生态治理方式,才能破解建设难题,形成建设合力,共享发展成果。
践行环保意识,达成全局共识。绿色梦想不只是国家的、政府的,更是每一个人的,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必然泥沙俱下。一些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认识不到位,做事往往按下葫芦起了瓢。因此,要想让生态资产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每一个人从环境保护的点滴做起,巡河效果接受社会评价,河长主动亮相,公布履职情况,接受各方监督,有了群众参与方能形成广泛的生态共识,清明文明祭祀的思路转变呼吁公民做文明践行者,将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相结合,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造福一方水土。
“不驰于空想,不鹭于虚声”。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的,当此长河奔腾万物勃发的新时代背景下,唯有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生态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便指日可待。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