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14:48:46 文章来源:未知
2023教师招聘面试《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两小儿辩日》是九年义务教育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故事。文章节选自《列子·汤问》,它叙述了古时候两小儿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没有作出判断。这篇文章意在说明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学海无涯,并为后面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实际,结合语文新课标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辩”“盂”“沧沧凉凉”等字,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
2.培养学生流利朗读古文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身心发展特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引导能流利地朗读古文,疏通文章脉络,达到熟读背诵的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了解文章背后揭示的哲理。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感受两小儿的聪明与大胆质疑的求真美和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说学情
说完教材之后,再来说说学情,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故事之前,学生已学过本组的第一篇文言故事《学弈》,初步感悟了古文的语言特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因此,学生对古文并不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但是学生正于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知识的欠缺,对理解文章略有难度,需要提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便于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以此来调动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配合老师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方法
结合现代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和本内容的特征,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方法,用于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同时带领学生领悟文章内容,探索文章背后揭露的深刻道理。同时还辅之于资料搜索法等,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对教材、学情及教学方法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将制定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未成曲调先有情”,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采用课件显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齐读这句话,问:“同学们,大家是否记得这是谁的至理名言呢?”(孔子),课件显示孔子图像(请学生简单介绍孔子),之后追问:“那谁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在《列子·汤问》里记载的一则寓言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如一,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课—《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揭题,解题,质疑。生齐读课题,说说:“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争辩,争论)“日”又是什么意思呢?(太阳),那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进行回答:“两小儿围绕着太阳而争论”再齐读课题,之后抛出问题,“围绕太阳都争论了什么呢?”带着问题来学习文章内容。
接下来,我会带领同学来扫除阅读障碍,先进行自由朗读,圈画不会读的字词,之后我会以课件形式进行强调“辩”“盂”“沧沧凉凉”等生字词的读音,之后进行范读,引导学生划分节奏,接着出示幻灯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再次,我会引导学生自由读,读出朗读节奏,进行巡场,临场进行纠音。
最后,我将组织学生集体读,回答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同时两小儿在围绕太阳的什么在争论?之后同学进行回答,围绕“太阳距离人的远近在争论”。
在这部分教学中,以不同形式的朗读,目的在于带领学生把文章读顺口、读流利,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为后面感情朗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扫清了障碍,学生在下一环节中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自如了。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