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14:47:12 文章来源:未知
2024年山东农商行笔试复习资料:金融学知识:货币政策
2024年山东农商行笔试复习资料:金融学知识: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是中央银行。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效果等内容。
二、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2.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操作目标
操作目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三个标准。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主要有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准备金及基础货币等。
4.中介目标
常用的中介指标主要包括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以及银行信贷规模。
5.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从总量的角度,通过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普遍性影响。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以及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三者并称为“三大法宝”。
1.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第一,央行可以“相机抉择”,主动调整而非被动接受。第二,该政策弹性大,灵活,可逆向操作。第三,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按较小规模操作,这使中央银行可以准确地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是一国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2)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及作用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
(3)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
经济萧条:买进债券→M↑→r↓→I、C↑
经济过热:卖出债券→M↓→r↑→I、C↓
2.调整再贴现率
(1)再贴现政策的相关定义
再贴现指金融机构为取得资金,将未到期贴现的商业汇票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票据的行为。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二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促进资金的高效流动。
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提请贴现时的利息率。
(2)再贴现政策的特点
第一,是一种短期利率。根据《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4个月。再贴现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和调整。
第二,是一种官定利率。根据国家信贷政策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第三,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
再贴现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其目的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和起到告示作用,优点是灵活性强,缺点是中央银行在采用该政策时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3)调整再贴现率的作用机制
经济萧条:降低再贴现率→M↑→r↓→I、C↑
经济过热:提高再贴现率→M↓→r↑→I、C↓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2024年山东农商行笔试复习资料:金融学知识:风险分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