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14:44:15 文章来源:未知
2024教师招聘备考之心理学之早期迁移理论
2024教师招聘备考之心理学之早期迁移理论
一、考情分析
早期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化说4个理论。纵观陕西教师招聘的历年考情,主要以单选题以及多选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考情较为清晰简单,但出现频率较高。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建议以识记为主。可以从理论学说的名称+代表人物+观点+实验来进行一一对应。
二、知识点分析
(一)形式训练说
1.代表人物:沃尔夫。
2.观点:形式训练说是对学习迁移现象作出最早的系统解释的理论。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知识的学习。因此形式训练说主张不断的学习较难的知识来提升能力,进步之后,学习迁移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也就是说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3.由于沃尔夫只是在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且并没有科学的实验进行支撑,因此被桑代克所批判不具备科学性。
(二)共同要素说
1.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2.实验:形状知觉:桑代克在1903年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为实验者提供平行四边形,来不断地提升实验者估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能力。然后对他们进行矩形和其他图形面积估算两种测验。结果表明,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成绩了,但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成绩并没有。据此,他认为,学习中训练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他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只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
3.观点: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桑代克提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其后伍德沃斯把共同要素说修改为共同成分说,这种共同成分有着极强的条件限定,必须是“一一对应”的。例如,学习羽毛球和学习棒球之间,因为两种活动有共同的成分,所以这两种活动之间才会有迁移。
4.因此桑代克的实验证明形式训练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训练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并不会迁移到所有的学习中。
(三)经验类化说(概括说)
1.代表人物:贾德
2.实验:“水下打靶”: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经验类化理论的经典实验。他以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作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实验前,对一组讲授了光学折射原理,另一组不讲授,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其成绩相同。这是由于在开始测验中,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当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学生不能运用水下1.2英寸的投掷经验以改进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的投掷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3.观点:贾德以实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后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经验的类化。所以贾德的学习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
4.概括说与共同要素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依据概括过的原理而进行的迁移而后者是必须存在一一对应的共同成分才能产生迁移。
(四)关系转化说
1.代表人物:苛勒
2.实验:“小鸡啄米”:他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比较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他认为这结果证明是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