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14:44:15 文章来源:未知
2024教师招聘备考之学习迁移的早期理论
2024教师招聘备考之学习迁移的早期理论
学习迁移的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的时候的一个常见的考点,尤其是迁移理论含义的理解,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或者结合例子呈现时,需要考生进行区分,这里就给大家说明一下教学评价的划分标准有哪些,以及区分的方法。
首先,学习迁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心理学上讲,例如“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是指一种的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
一、形式训练说
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提出的。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其代表人物是沃尔夫。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官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练习增强力量(能力),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这些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
比方说,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比较好地学会和记住各种东西。不仅如此,由于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官能。可见,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它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它重视形式的训练,不重视内容的学习,因为形式训练是永久的。
二、相同要素说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家着手用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的迁移理论。
相同要素说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例如,在活动A12345和活动B45678之间,因为有共同成分4和5,所以这两种活动之间才会有迁移出现。用桑代克的话来说,“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指什么呢?尽管桑代克认为包括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如不同组合一再重复的长度、颜色和数量)、工作方法乃至一般原理或态度,但由于他对学习持联结主义观点,实际上,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只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桑代克和许多心理学家在知觉、记忆、注意和运动动作方面的实验证明,这些方面经过一定的训练,确实存在一定的迁移。但实验者一致认为,只存在特殊经验的事实、技能、方法乃至态度的迁移。特殊的训练并不能改进个别的心理官能。也就是说,特殊的训练对于一般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收效甚微。这些迁移实验的研究启示人们,要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等的掌握,而一味追求其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那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三、概括说
概括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桑代克的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先期与后期的学习活动所共有的那些因素上。贾德的理论则不同,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