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15】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15】

2024-05-22 15:13:28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15】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15】

  6.(多选题)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是:

  A.《诗经》中的《国风》,大多属于民歌类

  B.《颂》一般都是用于庙堂的乐歌

  C.《诗经》收集了西周至东汉时期的诗歌305篇

  D.《周南》主要写周王朝末期的历史事实

  7.(多选题)下列与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冲击地震震源浅,影响范围小

  B.水库蓄水、地下抽水可诱发地震

  C.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D.我国的强震绝大部分是深源构造地震

  8.(多选题)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它不单是那一个时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下面关于元曲及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窦娥冤》—关汉卿

  B.《倩女离魂》—白朴

  C.《梧桐雨》—马致远

  D.《山坡羊·渔关怀古》—张养浩

  9.(判断题)金在室温下为固体,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 )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

  A.正确

  B.错误

  时政每日一练·参考答案解析

  6.【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A项符合题意。

  B项:《颂》是《诗经》的组成部分。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B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项排除。

  D项:《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各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D项排除。

  7.【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冲击地震,是指由于受到突然冲击而产生的地震。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甚至陨石等坠落物冲击地表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特点是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A项正确。

  B项: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局部地壳受力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地震的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本没有地震断裂带的地区,由于水坝建设以后形成水库,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来的地应力分布,从而产生了局部的地震。一种是水库增加的水体重量,通常是均匀的分布在一块较大的面积之上。而且,由于水库周围原有山体的比重高于水体,所以,水库蓄水后对地壳造成的压力变化引发地震。过量开采地下水不仅会导致地陷及水质污染,还会诱发地震。B项正确。

  C项:火山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引发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是浅源地震,东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内,西部地区则在50千米~60千米之内;而中源地震则分布在靠近新疆的帕米尔地区(100千米~160千米)和台湾附近(最深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发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边境地区。D选项错误。

  8.【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此剧讲述窦娥冤死,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后其父科场中第,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A项正确。

  D项:《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彩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D项正确。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其大致情节是: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B项错误。

  C项:《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该剧通过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揭示出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教训,其中也渗透了剧作家白朴在金元更易之间的乱离身世之感和山川满目之恨。该剧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其巧妙的情节设计,让戏剧冲突跌宕,美妙的文辞,也使之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韵味,成为元代历史剧的佼佼者。C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很多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于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金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

  10.【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四位都是清朝晚期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①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②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

  ③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

  ④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图书

更多>
(编辑:小编图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