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2】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2】

2024-06-06 14:45:22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2】

  一、单选题

  1.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在依法审查后,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称为:

  A.行政确认

  B.行政裁决

  C.行政许可

  D.行政鉴定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9年版《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行政确认是行政主体依法,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资格或法律地位等进行认定、甄别、证明并予以宣告的行政行为。A项排除。

  B项:行政裁决是行政司法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排除。

  D项:行政鉴定是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行政执法或依法处理行政事务纠纷时,对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委托所属的行政鉴定机构或法律、法规专门指定的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分析和评判,从而为行政执法或纠纷事件的处理、解决提供科学依据而从事的一项行政活动。D项排除。

  2.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在法律上”。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C.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D.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自治乡。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团结。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4.以下历史故事,若发生在当下,结合《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岁的刘兰芝嫁给焦仲卿是无效婚姻

  B.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有效

  C.根据民法自愿原则,韦小宝娶七位老婆婚姻有效

  D.祝英台被迫嫁给马文才,她可以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婚姻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A项中刘兰芝17岁,未到法定婚龄,她与焦仲卿的婚姻无效。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B项中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和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是亲姐妹,贾宝玉和薛宝钗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属于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他们的婚姻无效。B项错误。

  C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C项中韦小宝娶七位老婆构成重婚,不适用自愿原则,他们的婚姻无效。C项错误。

  D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D项中祝英台应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说法错误。D项错误。

  5.张三意图到李明家中行窃,晚上趁李明熟睡翻窗进入李明家中,正欲盗窃屋内物品时被李明发现并抓获。张三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返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本案中,甲已着手实行犯罪,且因其意志以外的(被李明抓获)未得逞,属于犯罪未遂。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B项错误。

  C项: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C项错误。

  D项: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D项错误。

  二、多选题

  6.下列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不满8周岁的小莉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小张(18周岁)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老刘(58岁)

  D.处在哺乳期的赵花(20岁)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知,不满8周岁的小莉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A项正确。

  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18岁的小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老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项错误。

  D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又根据本法第十八条第一款,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处在哺乳期的赵花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项错误。

  7.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责任知识。

  第二步,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人们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引起的结果。法律规范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肯定式的法律后果和否定式的法律后果。前者表现为法律上的权利或奖励,即法律承认这种行为合法、有效并加以保护;后者表现为法律上的责任或制裁,即从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或制裁,如应赔偿损失或被判处某种刑罚。因此,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B项正确。

  法律条文有可能只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可以不规定法律后果,那么该条文就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D项正确。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剥削社会的法律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暴力统治工具,它并不一定是正义的。A项错误。

  C项:法律责任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有密切联系。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但有法律责任不等于有法律制裁。C项错误。

  8.我国刑罚体系中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通常是剥夺:

  A.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被选举权

  D.担任国有公司员工的权利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

  第二步,剥夺政治权利,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和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主要是剥夺犯罪分子以下各种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剥夺政治权利中剥夺犯罪分子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不是担任国有公司员工的权利。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三、判断题

  9.个人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进行解释说明的,如果解释说明涉及商业秘密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拒绝。(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法律)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进行解释说明。

  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便捷的个人行使权利的申请受理和处理机制。拒绝个人行使权利的请求的,应当说明理由。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作出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个人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予以说明。

  因此,本题错误。

  10.“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句话强调的是立法的重要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的制定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这句话强调的是立法的重要性。

  因此,本题正确。

图书

更多>
(编辑:小编图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