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8】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8】

2024-06-12 14:57:50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4年山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608】

  6.杨某组织舞龙排练,在微信群发了通知,张某自愿参加,后在排练中,因心源性心脏病突发猝死。杨某在张某晕倒的第一时间送张某去医院,之后家属起诉要求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某和其他参加者共同赔偿

  B.杨某是组织者,应当赔偿

  C.张某因个人疾病死亡,自己承担

  D.无证据证明杨某存在过错,则杨某不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在组织活动中,组织者通常需要对参与者的安全尽到一定的注意和保障义务。然而,这种义务并不是无限的,特别是在参与者自身存在潜在疾病或健康风险的情况下。在本题中,张某是自愿参加杨某组织的舞龙排练的。在排练过程中,张某因心源性心脏病突发猝死。张某的死亡是由于其自身的疾病导致的,而非杨某或其他参与者的行为所致。

  A、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自甘风险】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作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明知自愿参加的活动有一定风险而自甘风险的参加者在发生意外后,其他活动参与者应当依法免责。张某的死亡是自身疾病所致,且没有证据表明杨某或其他参与者有过错,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A项错误、C项正确。

  B、D项:虽然杨某是组织者,但除非他能被证明有过错或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否则他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B项错误、D项正确。

  因此,选择CD选项。

  7.《幽梦影》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材料体现的认识论原理有:

  A.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C.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

  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各有特点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是以赏月作比谈读书体会的名句。“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意思是说少年时读书阅历尚浅,读书时就像从缝隙中窥视月亮,只是觉得好玩,还不能全面领会书中的旨趣和美妙;“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意思是说人到中年阅历渐深,这时候读书就像站在庭院中赏月一样,读书的主动性增强,已经能够领略书的魅力并懂得以书陶情怡性了;“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是说人到老年以后读书,就像站在高台上玩赏明月一般,心中毫无挂碍,有时就分不清是人在书中还是书中说的就是曾经的自己。这都表明阅历的浅与深,决定了从书中体会的浅与深。

  B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材料中“少年”“中年”“老年”读书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项正确。

  C项: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来说往往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也要经历多次反复。C项正确。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A项:与材料关联不强,A项排除。

  D项:不属于认识论的范畴。D项排除。

  8.革命诗词沉淀着丰富而澎湃的红色基因,串联起峥嵘岁月里的历史影像,是革命文化的精髓所在。下列革命诗词与其反映的地点,对应正确的有:

  A.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柏坡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

  C.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平型关

  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峨眉山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党史知识。

  第二步,B项: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该诗句对应的地点是南京。B项正确。

  C项:出自《忆平型关大捷》。《忆平型关大捷》是聂荣臻在1985年作的诗,诗中洋溢着杀敌报国的革命情怀。该诗句对应的地点是平型关。C项正确。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A项:出自《西江月·井冈山》。《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该诗句对应的地点是井冈山,不是西柏坡。A项错误。

  D项:出自《梅岭三章》。《梅岭三章》是陈毅在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该诗句对应的地点是梅岭地区,不是峨眉山。D项错误。

  三、判断题

  9.牧野之战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争,交战双方为周武王和纣王;战场地点为牧野,今河南淇县以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是武王伐纣决胜之战。(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于商朝晚期,交战双方为周武王和商纣王。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了一场决战,最终周武王联军获得了胜利,商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这场战争是周武王伐纣的决胜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

  10.灯泡丝烧断后再晃动连接上,灯泡的亮度会更亮。(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当电灯丝断了再搭上,灯泡更亮的原因与电阻变化有关。电灯泡发光是电流通过钨丝产生的。灯丝断开后,再重新搭接灯丝,该部分的电阻减小。电阻小所以电流更大,使得灯丝的整体发热更多,从而使灯泡更亮。

  因此,本题正确。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