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支一扶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山东人事考试 > 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技巧 > 2024三支一扶笔试备考之浅谈儒家核心思想“仁”“礼

2024三支一扶笔试备考之浅谈儒家核心思想“仁”“礼”

2024-11-15 14:48:26 文章来源:未知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4三支一扶笔试备考之浅谈儒家核心思想“仁”“礼”

  笔试备考之浅谈儒家核心思想“仁”“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谈起孔子,不得不说他所处的年代,孔子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按今天的公立纪年法换算的话,约为公元前551年。但在这个时代,其形成的思想——儒家思想,对我们当前思想建设的影响仍然非常深远。今天我们要浅谈的就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仁”、“礼”。

  “仁”是什么呢,在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儒家著作《论语》当中,单一个“仁”字就出现了109次,而且每一次“仁”的提出均有不同的境界,孔子与其弟子多次谈到“仁”,却从未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谈论“仁”的不同方面。正是对不同角度的“仁”的剖析,才为我们今天更深入的理解“仁”提供了参考。

  在当时社会中,孔子认为仁既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也是最高道德准则。但时至今日,无数学者对“仁”的探究仍然在继续。但我们可以得知什么不是“仁”,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到“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可以理解为:巧言善辩、油嘴滑舌,阿谀逢迎,善于表面做作的人,很少能达到仁的境界。而后南宋朱熹在《论语章句》中提到“巧言令色”他是这样解释的:“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也就是说,“仁”并不是单是外在的,求圣人之学的人。很多求学者以为,“仁”就是让他人心悦,外表上装饰自己。朱熹说,这并不是仁,做这些就是为了取悦别人,以谋求私欲的人,肯定是为一己私欲舍弃了仁德。

  回顾《论语》我们不难发现,“仁”是孔子人文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儒家另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就是“礼”,所谓礼就是各种道德、规则的集合,孔子认为周礼非常完备,但是如何在当时社会重新唤起人们对“礼”思考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论语·颜渊》中,颜回问孔子怎样才叫做“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颜回进一步问道,“克己复礼”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孔子列举了四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在今天思考,仁和礼的关系,在社会人文教育中,孔子提倡“礼”的教育要和“仁”的精神结合起来,即要做到内“仁”而外“礼”。

  孔子给我们擘画出了一套思想价值的根基: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在思想的发展上来讲,孔子最早提出“仁”“礼”“义”,后由孟子扩为“仁”“礼”“义”“智”,直至西汉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对儒家思想的整合扩充为“仁”“礼”“义”“智”“信”。形成完整的儒家“五常”思想。

  1.【试题演练】(单选)“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是儒家思想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它是在孔子提出的________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A.仁、义、礼 B.义、礼、智 C.仁、义、智 D.义、礼、信

  【答案】A。解析:儒家五常最初由孔子提出的“仁”“礼”“义”,发展至孟子的“仁”“礼”“义”“智”,最后由西汉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整合为“仁”“礼”“义”“智”“信。”最终发展形成为儒家“五常”。故本题选A。

  2.【试题演练】(判断)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

  【答案】A。解析: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论语》,其的思想核心之一是“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思想的主要核心范畴是“道”。故本题说法正确。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媛媛)

上一篇:2024三支一扶笔试备考之政治“生命线”

下一篇:没有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