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山东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笔试模拟题【2021.09.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笔试模拟题【2021.09.21】

2021-09-21 14:36:00 文章来源:未知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笔试模拟题【2021.09.21】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笔试模拟题【2021.09.21】

  1.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农村的公共事业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自己办,国家的公共服务没有向农村倾斜。因此,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大,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缺乏,二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六小”工程,2004年投入280多亿元,其中包括一部分道路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在不断增加,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

  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 )。

  A.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大

  B.“六小”工程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C.国家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

  D.农村公共事业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2.

  爱情像一只表,不上发条就会停摆;婚姻像一只钟,除了必须上发条,还得忍受每隔一小时就“当当”作响的钟声。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强调( )。

  A.婚姻和爱情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B.婚姻和爱情没有什么不同

  C.婚姻比爱情更需要用心呵护

  D.婚姻比爱情更难维持和继续

  3.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

  根据这段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海潮能等新能源

  4.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低碳消费方式倡导消费低碳产品,说明低碳消费的价值观是统一的

  B.低碳消费方式限制了奢侈浪费,有利于保护日益缺乏的资源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由于诸多原因的制约,因此实现低碳消费方式还是遥遥无期的

  5.

  A.苦难受人的素质程度的制约

  B.受苦者的素质决定了其承受苦难的限度

  C.受苦者的素质可以锤炼人也可以击碎人

  D.苦难在受苦者的素质承受范围内可以激发生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对比了过去和近几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状况,由“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知,国家的投入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事实也提醒我们,国家仍需要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大投入。本题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根据递进关系词“除了……,还得……”可知,答案在递进词后,即说婚姻更难维持继续,故正确答案为D。

  A项虽然谈到婚姻和爱情有所区别,但是“天壤”的程度没有依据,且没点透区别所在。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是强烈干扰项,其实隐含推断的意思,属于后文谈及的隐含主旨题,而本题考查表面主旨,无需引申到对策。

  3.答案:A

  解析:

  据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

  阅读材料可知,清洁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所以A选项错误;B、C、D选项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选项可知,C项内容与原文中的“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相对应,是对该句话的解说,二者意义相同。由文中“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可知,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即价值观是不统一的,A项与文意不符;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无中生有;根据文中最后一句话可知,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文中不含遥遥无期之意,因此D项与文意不符。故答案选C。

  5.答案:B

  解析: 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人的素质与所承受的苦难的关系,即人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他所能承受的苦难,以及苦难带给他的影响。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是文段意图的同义转换;C项偷换概念,可以锤炼人也可以击碎人的是苦难,而非素质;D项只提出了一个方面,说法片面,故本题选B。

图书

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4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刷题资料 | 网络课程 | 备考图书

辅导课程——2024山东公务员面试课程 | 省考交流群 | 在线咨询

(编辑:小编图图)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