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105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105】

2021-11-05 13:30:57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105】

  2021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105】

  6.(多选题)近日,电影《我的姐姐》上映。父母意外双亡后,24岁姐姐陷入面临去北上读书、将弟弟送养与扶养6岁幼弟的心理煎熬……根据民法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姐姐有权将弟弟送养

  B.姐姐无权将弟弟送养

  C.姐姐对弟弟具有抚养义务

  D.姐姐对弟弟不具有抚养义务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A项: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四条,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一)孤儿的监护人;(二)儿童福利机构;(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由此可知,作为监护人,姐姐有权将弟弟送养。A项当选。C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题中影片中的姐姐对弟弟具有扶养义务。因此,选择AC选项。

  7.(多选题)下列关于人格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

  B.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

  C.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D.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但应征得民事主体的同意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人身权知识。A项: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二条,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A项正确,当选。

  B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条,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违反前款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B项正确,当选。

  C项: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C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九条,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知,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无须征得民事主体的同意。D项错误,排除。

  8.(判断题)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可双方亲自也可委托一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因此,本题错误。

  9.(判断题)遗嘱人甲遭遇意外,生命垂危,身边只有15岁的乙,乙可以成为甲的口头遗嘱见证人。(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又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故15岁的乙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担任遗嘱见证人。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10.(单选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 )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3

  B.6

  C.9

  D.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选择B选项。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