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选遴选考试网提供以下信息:【2022遴选政策理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评析(6, 更多招考信息及公考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官方微信(sdhuatu)
更多学习资料扫码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回复"备考资料"领取
【2022遴选政策理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评析(6)
一是地方政府要有效推进文化振兴建设。不少地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一方面因为有政策无制度。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如何实现,不少地方政府在引导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规范层面,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无法保证这项工作长期执行,经费、人员等亦无保证,难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因为有宣传无动员。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认识不足,甚至错误地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对政绩贡献不大,导致地方政府对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政府因财力人手有限,各项措施的落实仅仅流于形式宣传,缺乏具体动员;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回应性不足,忽视了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为此,各级地方政府须正确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在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既要主动担当,又不越俎代庖。
二是激活村民参与文化振兴的主体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落共同体,是村民进行生产经营的场所,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村民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乡村振兴,主体在民。地方政府、基层党组织需要积极引导和激活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共识,激发村民创新组织形式和机制的积极性、能动性,以满足村民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各村要注重结合当地实际,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以村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策划编排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形成独具特色、永续发展的乡村文化振兴模式。
三是创新制度机制保障文化振兴长效运行。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强制性是其本质属性。正是制度为社会提供行动框架,才能降低交易成本。像“以孝治家”“草根组织”“文化联络员”等各地探索出的文化振兴形式,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保证村民参与的主体性。如文化联络员制度的长效运行,不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制度,在满足当地民众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将当地的特色文化、戏曲、戏剧等加以传承发展,而且需要激励考核制度,确保联络员的工作干劲和责任意识,还需要强化法律约束,适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增加乡风文明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利用正面激励机制,加快移风易俗,为村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贴心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2022遴选政策理论】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评析(5
下一篇:没有了
山东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