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选调生考试网提供以下信息:2023山东选调生申论热点:2020年重庆收获333个“蓝天”, 更多招考信息及公考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 招考答疑请点击加入 2022山东选调生招考QQ群:1021351516
更多学习资料扫码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回复"备考资料"领取
申论热点:2020年重庆收获333个“蓝天”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热点链接】
1.2020年刚刚过去,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传来好消息,去年,重庆市共收获333个“蓝天”,在全国四大直辖市中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率首次超过90%。其中,优135天、良198天,连续2年优的天数超过100天;全年空气质量超标33天,其中轻度污染28天、中度污染5天,已连续三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同时,优良天数超过300天的区县从2017年的19个增加到2020年的40个(含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2020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直辖市中排名第1,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9位,在长江经济带11个城市中排名第5。
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2020年,重庆市空气质量六项指标自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实现全部达标。具体包括: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53微克/立方米,连续3年达到国家标准(7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8微克/立方米,2013年实行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每年均达到国家标准(60微克/立方米),且连续3年浓度未超过1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39微克/立方米,连续2年达到国家标准(40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150微克/立方米,连续2年达到国家标准(16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1.1毫克/立方米,2013年以来每年均达到国家标准(4毫克/立方米)。
2.重庆市以深度治理为重点控制工业污染,近三年,完成21台共928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700余家重点企业和8000余家“中小微”企业综合整治、800余家工业炉窑废气治理升级改造、223台燃气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000余台2300余蒸吨燃煤锅炉淘汰。
以整治柴油货车为重点控制交通污染,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0.7万余辆,推广纯电动车6.5万余辆,完成33个储油库、1627个加油站、535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以分级管控城市扬尘为重点控制扬尘污染,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道路4000余处;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机扫率提高到93%,其他区县达到80%以上。
以整治餐饮油烟为重点控制生活污染。累计完成餐饮油烟治理1.1万余家;主城都市区建设腊制品集中熏制点160余个。
以精准管控为重点增强监管能力,现场指导企业1500余家次,帮扶解决问题2578个,发现移交整治问题3600多个。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重点增强科研能力,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信息系统平台、空气质量APP、执法检查APP;建成投运21个区802个微站,现代化污染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政策理论】
1.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2.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2)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唯有经济与环境并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发展,才是最有价值、最可持续、最具实践意义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站在为子孙计、为万世谋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一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明道路。
(3)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
3.问题
(1)在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方面,有的地方由于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近年来,我国大江大河干流的水质稳步改善,但仍有少数流域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有的地方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型养殖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2)在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方面,有的地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特别是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不断攀升,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没有彻底改变。
(3)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方面,一些地方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不严格,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例如,在危险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上,有的单位或企业仍然存在非法填埋、非法转移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4.对策
(1)工业规划和布局要贯彻执行大分散、小集中的方针,符合生态要求,综合考虑“三个效益”的影响,尽可能达到经济密度大、能耗密度小、污染物排放少的目标。在兴建大型工矿企业、工业区时,首先要对拟建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综合调查,进行环境模拟试验及污染物的扩散计算,摸清该地区的环境容量,作出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除了论证建厂的环境条件,还要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预报未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不合理布局,必须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依据,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资源等方面的各种因素,调整地区(或城京)的工业结构(包括部门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原料结构、规模结构等),对相关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或搬迁。
(2)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环境管理措施,把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包括环境立法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各种环境保护和防治法,以及环保条例、规定与标准,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环境监测机构和系统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大量资料;环境保护管理机关可以监督各项环境保护法令和条例的有效执行。此外,建立对大气污染物单项治理技术进行环境经济综合计价制度,因地制宜地优化筛选单项治理技术,以及控制新污染源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
(3)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包括:进入工业生产系统的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重复利用、资源化利用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制定工业大气污染的废气治理措施时,着眼点不在于大气污染物产生后再去净化,应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消除(或减少)污染。
贴心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2023山东选调生申论热点:提高区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下一篇:没有了
山东华图教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