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16:47:12 文章来源:未知
2023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心理学效应
1.木桶效应: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2.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好好想想这条~)
3.共生效应: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4.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5.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6.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7.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8.鲶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9.晕轮效应: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10.皮格马利翁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11.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12.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13.詹森效应: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14.破窗效应: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5.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16.墨菲定律: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主要内容: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刷题巩固】
1.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
A. 晕轮效应
B. 马太效应
C. 破窗效应
D. 配位效应
2.“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一样事物时,受事物的某种突出特征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下面能体现这种效应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心有灵犀一点通
C. 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无心插柳柳成荫
3.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
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
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
4.法国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保持必定的距离!”这也深入地影响了他和智囊、参谋们的关联。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家参谋部等顾问和军师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首领,他不允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戴高乐这种用人智慧是成功地运用了( )。
A. 木桶理论
B. 青蛙现象
C. 刺猬法则
D. 鲶鱼效应
5.(多选)如何避免财产性收入增加过程中可能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切实保证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要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
A. 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
B. 拥有财产后,存在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
C. 房屋出租或增值出售有租金或利润
D. 要有好的投资渠道
6.(多选)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把激发时间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这个理论是指( )。
A. 激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
B. 我们常有的一些合理信念会使自己产生情绪困扰
C. 事物的本身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D.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破窗效应指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从众心理。配位效应是一种化学变化,指当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剂时,则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此本题答案为D。
2.【答案】A
【解析】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A选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说因为有感情,而觉得对方什么都是好的,符合题干。
3.【答案】B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是典型的爱屋及乌。 B选项说法错误。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与一鼓作气无关,B选项错误。 C选项说法正确。门槛效应即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得寸进尺是典型的门槛效应。 D选项说法正确。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也就是人云亦云。综上,此题是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4.【答案】C
【解析】A项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意思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
B项青蛙现象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C项刺猬法则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能够相互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刺猬法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D项鲶鱼效应是指为了能够将鲜活的沙丁鱼运送到岸,渔民会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中放入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着回到港口。现代管理中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
戴高乐总统在工作中总与下属保持必定的距离,运用的是刺猬法则。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AD
【解析】为实现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总体来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三是要有合理的投资渠道。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收入的提高。可见AD是条件,BC是实现财产性收入的手段。所以选择AD选项。
6.【答案】BCD
【解析】情绪ABC理论的创建者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es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识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而非直接导致C,所以A错误。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由此B项正确。C项说法正好体现了该理论,D项则是该理论常见不合理信念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CD。 2020山东社会工作者备考:心理学效应
1.木桶效应: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
2.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好好想想这条~)
3.共生效应: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4.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5.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6.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7.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8.鲶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9.晕轮效应: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10.皮格马利翁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11.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12.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13.詹森效应: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14.破窗效应: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5.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16.墨菲定律: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主要内容: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刷题巩固】
1.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
A. 晕轮效应
B. 马太效应
C. 破窗效应
D. 配位效应
2.“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一样事物时,受事物的某种突出特征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下面能体现这种效应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心有灵犀一点通
C. 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无心插柳柳成荫
3.下列常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对应错误的是:
A.晕轮效应——爱屋及乌
B.首因效应——一鼓作气
C.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D.从众效应——人云亦云
4.法国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保持必定的距离!”这也深入地影响了他和智囊、参谋们的关联。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家参谋部等顾问和军师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首领,他不允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戴高乐这种用人智慧是成功地运用了( )。
A. 木桶理论
B. 青蛙现象
C. 刺猬法则
D. 鲶鱼效应
5.(多选)如何避免财产性收入增加过程中可能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切实保证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要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
A. 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
B. 拥有财产后,存在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
C. 房屋出租或增值出售有租金或利润
D. 要有好的投资渠道
6.(多选)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把激发时间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这个理论是指( )。
A. 激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
B. 我们常有的一些合理信念会使自己产生情绪困扰
C. 事物的本身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D.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破窗效应指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从众心理。配位效应是一种化学变化,指当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剂时,则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此本题答案为D。
2.【答案】A
【解析】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A选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说因为有感情,而觉得对方什么都是好的,符合题干。
3.【答案】B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是典型的爱屋及乌。 B选项说法错误。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即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与一鼓作气无关,B选项错误。 C选项说法正确。门槛效应即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得寸进尺是典型的门槛效应。 D选项说法正确。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也就是人云亦云。综上,此题是选非题。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4.【答案】C
【解析】A项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意思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
B项青蛙现象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C项刺猬法则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能够相互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刺猬法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D项鲶鱼效应是指为了能够将鲜活的沙丁鱼运送到岸,渔民会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中放入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着回到港口。现代管理中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
戴高乐总统在工作中总与下属保持必定的距离,运用的是刺猬法则。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AD
【解析】为实现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总体来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三是要有合理的投资渠道。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收入的提高。可见AD是条件,BC是实现财产性收入的手段。所以选择AD选项。
6.【答案】BCD
【解析】情绪ABC理论的创建者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es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识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而非直接导致C,所以A错误。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由此B项正确。C项说法正好体现了该理论,D项则是该理论常见不合理信念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CD。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2023山东社会工作者考试:2023年3月3日时政新闻考点【时事政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