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2024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之常用教学原则对应古语

2024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之常用教学原则对应古语

2024-06-18 14:47:02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4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之常用教学原则对应古语

  2024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之常用教学原则对应古语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含义: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古语:

  1.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重要。)——《礼记·文王世子》

  3.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力量——第斯多惠

  4.文以载道("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周敦颐《通书·文辞》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古语: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

  2.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荀子》

  3.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必须认真思考,但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行紧密结合。——裴斯泰洛齐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同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明·董其昌《画旨》

  三、直观性原则

  含义: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古语: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荀子》

  2.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听到而没有亲眼看到,即使听到的很多,也必定会出现错误)——《荀子》

  3.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乌申斯基

  4.人头脑中的一切,没有不源于感觉的——夸美纽斯

  四、启发性原则

  含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古语:

  1.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2.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记》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论语》

  4.产婆术——苏格拉底

  5.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媛媛)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微信

教师招聘招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