鍙充晶璧勬枡棰嗗彇鎮诞绐梊

教师资格证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5年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3月18日)

2025年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3月18日)

2025-03-25 15:03:09 文章来源:未知

公告汇总 刷题资料 网络课程 在线咨询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5年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3月18日)

扫码添加客服老师 咨询山东考试信息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的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2.在心理辅导中,小学生有时会把辅导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以获得情感的满足。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共情

  B.移情

  C.同情

  D.亲情

  3.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 )。

  A.激情

  B.共情

  C.热情

  D.反移情

  4.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他的这种表现属于( )。

  A.强迫恐惧

  B.强迫焦虑

  C.强迫观念

  D.强迫行为

  5.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他的问题是(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全体性原则,即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全校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移情。移情就是把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或事物上。题干中小学生把辅导老师当成父母来获得情感的满足属于移情。A选项,共情是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痛苦、看待他们的问题。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共情。共情,又称同感、同理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移情这一概念于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首次提出,指的是来访者将既往的人际关系状态转移到当前与分析师的关系上。来访者将分析师当作自己的母亲、父亲或者过去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来对待。“反移情”这个术语常常在心理治疗领域中以两种方式出现:治疗师对病人的移情,以及治疗师对病人交流的整体感受。一般,我们所说的“反移情”多指后者。题干中的“换位思考”属于共情。故本题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强迫症。强迫症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为缓解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服从性地从事该行为。题干中小东明明知道已经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有外显的行为表现,属于强迫行为。A选项和B选项,均不属于强迫症的内容。不符题意,故不选。C选项,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强迫症。强迫症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为缓解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服从性的从事该行为。题干中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是强迫行为的表现。A选项,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食欲不振、对未来没有期望。不符题意,故不选。B选项,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不符题意,故不选。D选项,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包括单纯恐怖、广场恐怖和社交恐怖。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C。

图书

更多>
(编辑:华图小土豆)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
{{ahref}} 在线咨询
{{ahref}}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