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15:09:04 文章来源:未知
2025年三支一扶每日一练(2025.3.24)
每日一练(2025.3.24)
1.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 ),月面着陆器命名为( )。
A.梦舟;揽月
B.天舟;玉兔
C.神舟;揽月
D.行舟;玉兔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热点知识。
第二步,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后,登陆月球成为中国人探索太空的下一个目标。随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全面启动实施,用于载人月球探测的新飞行器命名也提上日程。2023年8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征集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2024年2月,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体现了与神舟、天舟飞船家族的体系传承;新一代载人飞船包括登月版和后续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近地版两个型号,其中,登月版采用“梦舟Y”(飞船名称+“月”字音节的大写首字母)。“揽月”取自毛主席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2.S市教育局办公室职员2023年9月20日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的文件,办公室主任于当日修改完成,局长9月28日签发同意,办公室于9月30日印发。则这份文件的法定作者与成文日期分别是:
A.办公室主任2023年9月20日
B.教育局局长2023年9月28日
C.S市教育局办公室2023年9月30日
D.S市教育局2023年9月28日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
第二步,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大多数公文都是以发文机关的名义制发,少数公文(如命令、议案等)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因此,该公文的法定作者是S市教育局。
根据2012年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该公文经办公室主任修改后,于9月28日经局长签发同意,因此,该公文的成文日期是9月28日。
因此,选择D选项。
3.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诗人与诗句对应正确的是:
A.李商隐——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B.李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第二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自唐朝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A项错误。
B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朝高适的《别董大二首》。B项错误。
C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C项错误。
4.当创新从“并跑”转向“领跑”,探索进入“无人区”时,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基础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加强基础研究的哲学依据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B.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强调在众多问题中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基础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被看作是解决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因为基础研究的进步会带动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即内因的重要性。题干中,没有表述内因和外因等事物的关系。A项错误。
B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强调整体的领导和决定作用,以及部分对整体的依赖。题干中,没有表述整体和部分等事物的关系。B项错误。
D项: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强调事物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科学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但题干没有明确表述。D项错误。
5.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使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这属于:
A.边际效应
B.晕轮效应
C.挤出效应
D.鲶鱼效应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使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边际效应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效用递减。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常用于描述社会知觉中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B项:晕轮效应,也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D项:鲶鱼效应是指通过引入强者或能人,激发其他个体的竞争意识,从而激活团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实质上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