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15:00:01 文章来源:山东华图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题之小逻辑 大文章
2014年国考言语题:小逻辑,大文章
华图教育
言语题目中的有一种题型,细节理解。而在细节理解当中非常常见的就是选项对于原文存在一种逻辑偷换。比如文段本身是说“只要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而选项将逻辑关系偷换为“动植物遗体保存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其实在主旨、意图这样一些题目上,其实也慢慢出现了这样一种干扰选项设置法——逻辑偷换。
【例1】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语言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 B.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
C.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D.交际中出现各种语用错误的原因
以该题为例,考生们看到结论词,会很容易选到A项。但事实上,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逻辑偷换。因为认真审题我们会发现,文段中结论词后引导的是一个包含关系,工具性包含文化性。但A项,却是把工具性和文化性偷换成了并列关系。而分析文段后面提到的反面论证,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强调的是不了解语言背景的传授,会容易出现一些尴尬现象。因此,作者的主要意思是强调一种重视文化背景的教学方式,符合的应该是C项。
【例2】长大一些了,就要与父母告别,去读书,去工作,从家庭到世界上许多地方去。去读幼儿园,要跟家告别;去读小学,不仅要跟家告别,还要跟幼儿园和那里的一些小朋友告别,有些还能见到,有些就见不到了。然后去读中学,去读大学,以及出去工作,以及离开父母,跟另一个人结婚,有了新的家庭。这里每一样都意味着告别。没有告别,就无法前行。行到终点,我们就得跟世界告别。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
A.告别是前行的条件 B.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告别
C.只有告别才能取得成功 D.人要一边告别,一边前行
再来看这道题,文段前面列列举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类告别,在文段的末尾,给出了作者的结论“没有告别,就无法前行”。这是对于告别,作者给出的总结。同意来替换一下,应该选择的选项应该是C项,因为原文和C项都是强调告别对于前行的重要作用,引导的是一种必要条件关系。而考生们,最容易误选的D项,其实是一种并列关系。这就是属于一种必要偷换为因果的逻辑偷换。
由此可见,逻辑偷换现在已不仅仅存在于细节理解题目中,在更多的主旨、意图这样一些重点题目上,也已经出现了逻辑偷换这样一种情况。考生们,有必要认清逻辑关系,以保证准确做题。小小的逻辑关系,很可能是潜伏在我们考试中的大陷阱,请大家务必辨清。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国考公告预约 | 职位检索 | 历年进面分数线
辅导课程——2025国考系列课程 | 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