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8 13:32:06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备考:逻辑判断-演绎推理型(5)
二、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是包含命题联结词和简单命题的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命题被称为支命题,命题联结词是联结支命题并表明支命题之间关系的概念。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并且该组对边相等”。这就是一个复合命题,“并且”是其中的联结词,“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该组对边相等”就是其中的两个简单命题,是该复合命题的支命题。通常用小写的 p、q、r等字母来表示支命题。?
(一)逻辑关系?
1.六种逻辑关系?
在公务员历年考试当中,命题内部蕴涵的逻辑关系一共有6种,我们称之为“六种逻辑关系”,这是形式逻辑研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知识,考生务必将“六种逻辑关系”熟记于心。?
六种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 | 能表示该逻辑关系的联结词 | 逻辑含义 |
p且q | 但、且、和、同时 | 表示“p和q同时成立” |
p或q | 或者……或者……;至少有一个 | 表示“p和q至少有一个成立” |
- | 并非、不同意、命题为假 | 表示“否定” |
p←q | 只有……,才……?……才……?p是q的必要条件 |
表示“必要条件” |
p→q | ……必须……?……是……?如果……那么……?所有……都……?只要……就……?可体现因果关系句子(无联结词形式) | 表示“充分条件” |
-p→q | 除非……,否则……?q,除非p | 表示“如果在p不发生的情况下?一定会得到q” |
2.六种逻辑关系的阐释?
(1)“且”的逻辑关系表示“p和q同时成立”,常见的能够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的联结词有“但、且、和、同时”。例如,p去,但是q不能去。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但是”这个联结词,它所蕴涵的逻辑关系就是“p且-q”。注意:“但是”这个词在言语理解里面被理解为转折关系,但在形式逻辑中“但是”只表示“同时成立”,是“且”的逻辑关系。?
(2)“或”的逻辑关系表示“p和q至少有一个成立”,常见的能够表达这种逻辑关系的联结词有两个“或者……或者……”和“至少有一个”。例如,或者p去,或者q去。表示的是有三种可能结果的一个集合{p且-q、-p且q、p且q}。而现实情况究竟出现了哪种结果是不知道的,所以“或者……或者……”所描述的是一个具有三种可能结果的集合,而不是单个结果的概念。我们仔细观察“p且-q、-p且q、p且q”可以发现三种可能结果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每种结果里“p和q至少有一个为真”,所以“或者……或者……”和“至少有一个”是完全等价的。?
(3)“-”的逻辑关系表示“否定,取否”,常见的能够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的联结词有“并非、不同意、命题为假”。例如,甲同学说:p和q至少有一个人去。乙同学说:我不同意。“p和q至少有一个人去”的逻辑关系表示为“p或q”。“不同意”表示的逻辑关系就是“否定”甲说的话,那么乙同学想表达的是“-(p或q)”。?
由“取否”可引出两个常用的关系式,叫摩根公式。?
摩根公式:?
-(p或q)=-p且-q?
-(p且q)=-p或-q?
(4)“←”的逻辑关系表示“必要条件”,常见的能够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的联结词有“只有……才……”“……才……”“p是q的必要条件”。例如,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好好学习是考上大学的必要条件。这两个命题当中所蕴涵的逻辑关系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5)“→”的逻辑关系表示“充分条件”,常见的能够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的联结词有“……必须……;……是……”。例如,人活着必须呼吸。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抓来一个“活人”,我们一定能充分推出这个人在“呼吸”。所以,“……必须……”这个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就是“充分条件”,“……必须……”这个词无论是在公务员考试、MBA考试、GCT考试、GMAT考试、GRE考试和LSAT考试中都是高频词,考生应多加注意。类似的情况还有“……是……”。例如,台湾人是中国人。如果这句话为真的话,那么抓来一个“台湾人”,我们一定能够充分推出这个人是“中国人”。所以,“……是……”这个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充分条件”。“如果……那么……;所有……都……;只要……就……”这三个词的逻辑关系较为常见和容易理解。例如,如果活着,那么就得呼吸;所有活着的人都得呼吸;只要活着就得呼吸。表示逻辑关系“充分条件”。?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没有联结词,但是也能表示出“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这个时候我们通常需要分析因果关系,看看“谁出现会导致谁”。例如,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这个命题中就没有联结词,但是我们能够判断出:“公正分配”一旦出现,那么“经济风险”就没有了。所以,这句话里面蕴涵的逻辑关系是“充分条件”,即“公正分配→-经济风险”。?
(6)“-p→q”是“除非……,否则……”这个联结词所蕴涵的逻辑关系。表示“如果在p不成立的情况下,一定会得到q”。例如,除非你去,否则会……。在这句话中,除非你去,否则……,“否则”到底是在否谁?“否则”是在指什么情况呢?其实,“否则”是在否“你去”的情况,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你不去”的情况下,则会……。所以,蕴涵逻辑关系为“-p→q”。?
“除非,否则”的准确刻画?
“除非p,否则不q”,表达为“-p→-q”,等(值)于“q→p”;?
“除非p,否则q”表达为“-p→q”;?
“除非不p,否则不q”表达为“--p→-q”,即“p→-q”;?
“除非不p,否则q”表达为“--p→q”,即“p→q”;?
“p,否则q”整理为“除非p,否则q”,表达为“-p→q”;?
“p,除非q”整理为“除非q,否则p”,表达为“-q→p”。
前面的六种逻辑关系的具体解析大家理解即可,没有必要过多地去研究和推敲其准确性和合理性。因为这些联结词都是从大量GMAT和MBA真题中提炼和总结而来,并进行了严格的分析和测试,考生可以放心地直接使用。?
在解决完命题中一共蕴涵“六种逻辑关系”的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推理规则”,即什么样的推理形式是正确的和有效的。在形式逻辑中有效的推理规则只有三个,我们称之为“三个有效推理规则”。?
三个推理规则?
规则名称 | 规则内容 |
逆否 | p→q=-q→-p |
传递 | p→q,q→r可得:p→q→r |
逆否传递 | p→q→r=-r→-q→-p |
(1)“逆否”规则,是指“p→q”和“-q→-p”这两个推理是完全等价的,只要其中一个成立,另外一个也一定成立,被称为等价的逆否命题。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就会湿。这个命题中蕴涵的逻辑关系为“下雨→地湿”,如果“下雨→地湿”这个推理成立,那么等价的逆否命题“-地湿→-下雨”也一定成立。?
“逆否”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仔细观察“p→q=-q→-p”等号左右两边的推理,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1)等号右边的每一项前面都多了一个“否号”,这个过程叫取“否”;(2)等号左边推理方向是“由p指向q”,而等号右边的推理方向则变成“由q指向p”,也就是说推理方向逆向了,这个过程叫取“逆”。所以,合起来叫做“逆否”,即取“逆”取“否”后得到的推理是完全等价的,又叫等价的逆否命题。?
(2)“传递”规则,指的是当两个推理“p→q”和“q→r”中有一个公共项q分别在一前一后时,可得一个新的推理形式“p→q→r”。例如,台湾人是中国人;中国人都爱吃川菜。第一句话出现了联结词“是”,逻辑关系为“充分条件”,第二句话出现了联结词“都”,逻辑关系“充分条件”,所以利用传递规则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推理形式:?
台湾人→中国人?
中国人→爱吃川菜?
传递:台湾人→中国人→爱吃川菜?
传递规则的作用就是把两个独立的推理建立起联系,形成一个新的推理。?
(3)“逆否传递”规则,是把前两个规则合在一起使用,对已传递好的推理取“逆”取“否”。?
台湾人→中国人→爱吃川菜?
传递+逆否:-爱吃川菜→-中国人→-台湾人?
这时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不爱吃川菜,那么根据上述推理,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一定不是台湾人。?
(二)复合命题的类型?
复合命题的类型?
类别 | 释义 | 表达式及符号表示 | 联结词 |
举例 |
|
联言命题 |
陈述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也叫合取命题 | “p并且q”;符号表示为:p∧q(“∧”读做合取;“p∧q”读做p合取q) | 通常用“并且”表示。此外,还有“虽然……但是”;“……而且……”;“……而……”;“既……又……” |
(1)小王既获得了冠军,又拿了奖金。? (2)今晚江汉地区将有暴雨并且伴有短时的冰雹 |
|
选言 命题 |
相容选言命题 |
是陈述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复合命题 | “p或者q”;符号化为:?p∨q?(“∨”读做析取;?“p∨q”?读做p析取q) | “或者……或者……” | 或者甲做了好事,或者乙做了好事 |
不相容选言命?题 | 断定选言支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命题 | “要么p要么q”;符号化为:[p∧(-q)]∨[(-p)∧q](这里“∨”为不相容析取) | “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二者不可兼得)” |
要么你击败他,要么他击败你,你俩总得分个胜负 |
|
假言 命题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如果有p,就必然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 | “如果p,那么q”;符号化为:p→q(“→”读做蕴涵;“p→q”读做p蕴涵q) | “如果……那么……”;“假如……就……”;“只要……就……”;“倘若……则……”;“一……就……”等 |
(1)倘若你再沉迷于游戏,则要挂科了。?(2)石子一掉进水里,就会溅起水花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如果没有p,就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 | “只有p,才q”作为代表形式。符号化为:p←q(“←”读做逆蕴涵;“p←q”读做p逆蕴涵q) | “只有……才……”;“必须……才能……”;“……除非……才能”等 |
(1)除非惩罚犯罪,否则就不能预防犯罪。?(2)只有检讨,才能发现不足 |
|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则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 当且仅当p,则q;符号化为:p?q(“?”读做等值;“p?q”读做p等值于q) | “当且仅当……,则……”;“若……则……,且若?不……?则不……” | 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等边,则它等角 | |
负命题 | 对某个命题的否定而形成的复合命题 | 并非p;符号化为:―p | “并非” | 并非只有天才,才能搞创造发明 |
常用复合命题推理表?
类型 | 推理 |
举例 |
联言命题 | (1)p∧q→p | 小张和小王都考上了公务员,所以小王考上了公务员 |
相容选言?命题 | (2)[(p∧q)且-p]→q?(3)p→(p∨q) |
(1)小张或小王考上了公务员,小王没考上,所以小张考上了。?(2)公园里种着柳树,所以公园里种着柳树或杨树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4)肯前式:[(p→q)∧p]→q?(5)否后式:[(p→q)∧(-q)]→(-p) |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小王功夫深,所以小王能把铁杵磨成针。?(2)倘若下雨,比赛就延期,比赛没延期,所以没有下雨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6)肯后式:[(p←q)∧q]→p?(7)否前式:[(p←q)∧(-p)]→(-q) |
(1)只有有行动才违法,小张违法了,所以小张有行动?(2)只有坚持才能赢下比赛,没有坚持,所以没能赢下比赛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q)的逆过程,因此(4)与(6)、(5)与(7)的过程实际上是相同的。在做题的过程中,为了简化思路,完全可以把必要条件的表述,写成充分条件的表达式,如题干告诉“只有打开开关,台灯才能亮”,完全可以写成“台灯亮→打开开关了”的形式,这样我们只要记住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就可以了。?
假言命题包含前件和后件,分别进行肯定和否定,这样就有4种形式了,上表中只列出了肯前和否后两种形式。肯后和否前能否得出确定的结论呢?比如肯定“只要把手放进水里,就能知道水温”的后件,即“知道了水的温度”,能否确定前件“把手放进水里”的真假?显然水温可以是手放进水里试出来的,也可能是手不放进水里而用温度计量的,所以不能确定“把手放进水里”的真假,因此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同样能证明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也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
通过逻辑值表也能验证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假言推理,即“p→q”为真的情况有三种:p真q真、p假q真、p假q假。可见,肯前p真的话,q只能真;否后q假的话,p只能假;肯后q真的话,p真假都行;否前p假的话,q真假都行。而肯后错误和否前错误通常就是公考题中的干扰项,考生一定要明辨。?
肯后错误:[(p→q)∧q]→??
否前错误:[(p→q)∧(-p)]→??
假言命题还可进行连锁推理,即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如“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只要改善了人民生活,就说明提高了经济效益”,写成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表达式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联合起来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可见,假言命题中,可以在“→”指向一致的方向上进行连锁推理,其表达式是:[(p→q)∧(q→r)]→(p→r)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备考相关链接:
【省考指南】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考试大纲
【省考指南】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职位表下载
【备考专题】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备考专题|公考资料订阅
【报考交流】山东省公务员交流④群:239445990|山东华图微博
相关内容推荐:
信息汇总——2025山东省考招录专题|职位检索|历年分数线
辅导课程——2025山东公务员笔试课程 | 在线咨询
企业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