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

您当前位置:山东人事考试网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试题资料 > 2024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31】

2024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31】

2024-06-06 14:45:22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山东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

2024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31】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531】

  一、单选题

  1.随着北方气温大幅下降,保暖衣物销量进入高峰期,市场上不少以“石墨烯”等为卖点的保暖服装产品大卖。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

  C.石墨烯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D.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导电性能最出色的材料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石墨烯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碳原子以sp²杂化键合形成单层六边形蜂窝晶格石墨烯。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石墨(由石墨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是矿物质中最软的,但被分离成一个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后,性能则发生突变,其硬度金刚石还高,却又拥有很好的韧性,且可以弯曲。B项正确。

  C项: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项正确。

  D项: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性,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导电性极强,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电子在其中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D项正确。

  2.下列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新能源,风能属于常规能源

  B.太阳能能量巨大,且分布集中

  C.我国风能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

  D.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中国风能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这些地区的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每年可达4000h,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此外,风能资源还呈现由沿海向内陆迅速减弱,再到内陆又有所增强的特点,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和副热带海洋的影响,风力强,风日多,而内陆地区因接近势力强劲的冬季风源地,地势广阔平坦,植被覆盖差,因此风力也较强。

  综上所述,我国风能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新能源,除此之外,新能源还有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A项错误。

  B项: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极其丰富,能量巨大,但是太阳能在经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和反射,从而使能量分散。B项错误。

  D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依赖于阳光,而风能的利用则依赖于风速和风向。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地区差异和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D项错误。

  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D.家用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电磁波是一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能量形式,它的传播不受物质阻挡,因此可以用来实现远程通信。手机作为无线电通讯设备,手机内部的信号发射器将语音或其他数据转换成电磁波信号,然后这些信号被发射出去。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的时候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的。A项错误。

  B项: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速,即每秒30万千米。B项错误。

  D项:电热水壶是利用电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并非磁效应。D项错误。

  4.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B.螳螂和黄雀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C.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还包括相应的环境,就是外在的这些空气、水、太阳,也会是整个这个生态系统当中的一部分。螳螂,蝉和黄雀都是消费者,不满足构成生态系统的条件。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

  B项: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所以螳螂捕蝉和黄雀在后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

  D项:螳螂和蝉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触角(附肢)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具体来说黄雀属于雀形目雀科金翅雀属鸟类。

  5.下列关于声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我们通常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是因为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说明声波有能量,而不是能传递信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课堂上能够听到老师的声音,声音的介质是空气。任何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的传播介质。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

  B项: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噪声的防治途径设置隔声板。隔音板通常由纤维素材料制成,如木材、竹材、麻秆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结构复杂性,可以有效地阻挡声波的传播。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

  D项: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个反映声音特征的因素就是音色。与题意不符,故D项排除。

  二、多选题

  6.下列与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冲击地震震源浅,影响范围小

  B.水库蓄水、地下抽水可诱发地震

  C.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D.我国的强震绝大部分是深源构造地震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冲击地震,是指由于受到突然冲击而产生的地震。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甚至陨石等坠落物冲击地表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特点是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A项正确。

  B项: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局部地壳受力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地震的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本没有地震断裂带的地区,由于水坝建设以后形成水库,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来的地应力分布,从而产生了局部的地震。一种是水库增加的水体重量,通常是均匀地分布在一块较大的面积之上。而且,由于水库周围原有山体的比重高于水体,所以,水库蓄水后对地壳造成的压力变化引发地震。过量开采地下水不仅会导致地陷及水质污染,还会诱发地震。B项正确。

  C项:火山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引发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是浅源地震,东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内,西部地区则在50千米~60千米之内;而中源地震则分布在靠近新疆的帕米尔地区(100千米~160千米)和台湾附近(最深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发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边境地区。D选项错误。

  7.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低碳理念席卷全球,“碳足迹”一词备受关注。碳足迹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一个指标,是指由个体、组织、事件或产品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下有关碳足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足迹是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

  B.碳足迹增大时,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C.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少的碳足迹

  D.生活中合理膳食,适量少吃一些肉类有助于减少产生的碳足迹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A项:“碳足迹”的概念源自“生态足迹”,主要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表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A项正确。

  B项:全球气温的变化直接因素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大多数含碳如甲烷如二氧化碳。而这些气体的产生和生命体息息相关。全球气温大幅变化和碳以什么形式存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当碳多以气体形式存在时,碳足迹增大,温室效应就明显。B项正确。

  D项:合理的膳食对于减少我们的碳足迹确实有帮助。肉类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适量减少肉类摄入可以降低我们的碳足迹。同时,多食用植物性食品也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碳足迹。C项错误。

  8.下列关于我国航天科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运载火箭主要以“长征”系列命名

  B.中国载人飞船主要以“神舟”系列命名

  C.中国探月工程主要以“嫦娥”系列命名

  D.中国载人空间站主要以“天舟”系列命名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A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与题意相符,当选。

  B项: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与题意相符,当选。

  C项: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与题意相符,当选。

  D项:2013年10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 “天舟”货运飞船,主要用于对中国未来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提供补给支持。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因此,选择ABC选项。

  三、判断题

  9.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18世纪中叶,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因此,本题正确。

  10.人体组织主要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以及血液组织等四大组织。(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人体组织主要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以及神经组织等四大组织,而不是血液组织。这四种组织在人体内各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内部管腔的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结缔组织则起到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等作用,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骨和血液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使人体能够产生动作和维持姿势。神经组织则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协调和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

图书

更多>
(编辑:小编图图)

图书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山东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