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答案】A。解析:夸美纽斯是教育学史上,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原理——自然适应性原理的教育家。卢梭在教育上有道德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柏拉图强调以认知为基础的品德教育。
3.【答案】B。解析:《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4.【答案】A。解析:教育的三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目的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
5.【答案】B。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6.【答案】D。解析: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选项A、B、C三项认为生产力决定教育,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7.【答案】B。解析:格赛尔对成熟的定义为: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叫成熟。在儿童的成长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成熟,而成熟取决于遗传的时间表。即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其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或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和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出生后,成熟继续指点发展。
8.【答案】B。解析:“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该观点是典型的外铄论的主张。
9.【答案】D。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卢梭的培养“自然人”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
10.【答案】A。解析: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1.【答案】C。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自身端正,作出表率的话,不用强制,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那么即使三令五申,学生也是不会服从的。说明了教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2.【答案】C。解析:学生具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隐私权等权利。教师不讲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等,其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13.【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14.【答案】D.解析: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15.【答案】B,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题千中的班主任在知道小王喜欢美术以后,向美术老师推荐他学美术的做法是根据小王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
16.【答案】B。解析: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其中,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形态。从课程的功能角度,课程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17.【答案】A。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在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的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反对课程编制的“目的-手段”范式,反对封闭式、提倡开放式的课程编制。故选A。
18.【答案】C。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三级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学校。
19.【答案】D。解析:教学活动是学校里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0.【答案】B。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为主。题干中的小明通过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
21.【答案】C。解析:激发学习动机是在传授和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就是对所学知识要明白。巩固知识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复习或练习,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机械记忆,发展学生的意义识记。运用知识就是要学会运用知识。题干中的老师留家庭作业,进行单元测试,督促学生定期复习,是在让学生进行复习或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强化记忆。
22.【答案】C。解析: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故选C。
23.【答案】A。解析: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研究,自觉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性原则: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在需要时能及时再现和运用。因材施教原则:主张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量力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学生)没有努力求知的意图就不要去引导他,没有想弄清问题的好奇心就不要去启发他。它旨在说明实行启发性教学原则时对启发时机的选择,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24.【答案】B。解析: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1)专制型:这一类型是以命令、权威、服从、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对学生不够热爱和尊重,常使用权威和强制手段管理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苛刻。学生对教师缺乏了解,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和作用,关系疏远,甚至紧张和对立。(2)放任型:这一类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也缺乏感情,对
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对教师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对待教师的要求。师生之间交往甚少,交流有限,既缺少相互期望和帮助、也无明显的冲突和对抗,关系冷淡。(3)民主型:这种类型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既利用权威,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去教育学生。学生理解和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交往较多,互相支持配合,关系融洽、密切。题干中的李老
师“组织班级活动时,先和班干部商量,然后成立班级事务委员会,其他班级成员积极参与配合,选班干部和班级事务委员会采取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是在与同学平等开放的相处,属于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25.【答案】B。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町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26.【答案】D。解析: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度程度。效度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分数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或测验结果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难度是测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项目得分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题干中“让高水平学生在测试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是为了区别被试者的实际能力,属于区分度。
27.【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评价的标准,称为客观标准,即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是否达到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个体内差异评
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28.【答案】A。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9.【答案】B。解析: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1)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3)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4)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题千中的陈某能认识到上课玩手机不好,下定决心改正,但是老师讲课时仍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结果还是时常玩手机,说明他的道德意志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道德意志。
30.【答案】D。解析:说服教育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疏导学生思想的方法。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1.【答案】A。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前提,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中心环节。
32.【答案】B。解析: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形式。班级的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33.【答案】B。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道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及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34.【答案】C。解析: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35.【答案】C。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题干中的班主任劝退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6.【答案】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课程结构:(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7.【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8.【答案】A。解析: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39.【答案】B。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人,他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他把教育与生活、生长和发展视为同一意义的概念,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都是教育。
40.【答案】C。解析: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41.【答案】A。解析: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及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42.【答案】A。解析:我国教育目的包含的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3)具有独立个性。
43.【答案】D。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学校和家长是学生学习的外因。
44.【答案】D。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基本表现;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45.【答案】C。解析: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
提下,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利用校内外现有条件和可挖掘的资源而研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题干中该中学根据库伦旗的文化特点,开设安代舞课程,是学校自觉挖掘各项资源而研制的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46.【答案】B。解析: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绝对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评价的标准,称为客观标准,即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是否达到标准作为评价的
主要依据。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会考是学业水平考试,是目标参照性考试,属于绝对评价。
47.【答案】B。解析: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法和注入法。
48.【答案】A。解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体,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
49.【答案】B。解析:个案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题干中对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研究是选取了成绩差的学生为个案进行研究,属于个案法。
50.【答案】C。解析: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1.【答案】A。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
52.【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3.【答案】C。解析: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根据各阶段的特点,题干的儿童能够“修正自己的看法,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属于去自我中心,应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54.【答案】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此年龄段正是中学阶段。
55.【答案】B。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56.【答案】A。解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和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填空、问答等题型。
57.【答案】B。解析:“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这个时期少年追求独立的愿望增强,心理上急于脱离对父母的依赖。
58.【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59.【答案】C。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60.【答案】A。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61.【答案】A。解析: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
62.【答案】D。解析:学习的本质属性是:(1)变化是持久的;(2)变化是外显的行为或是内部的心理结构;(3)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4)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学习具有先天遗传性”不属于学习的本质属性。
63.【答案】A。解析: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五个特征:(1)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2)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3)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4)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5)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例如,曾经被大狗咬过的人,见到小狗也会产生恐惧。最典型的例子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题干中“儿童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后立即往路边靠近让路,类似听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喇叭声后仍然做出同样的让路行为”,是在学会对汽车的喇叭声做出条件反应后,对其他类似刺激——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喇叭声做出的相应反应,属于泛化。
64.【答案】C。解析: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1)效果律:某一行为在某一情景下出现时,如果受奖励,那么它下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受到惩罚,下次出现的几率就减少。(2)练习律:对某一类情境的各种反应中,只有那些与情境多次重复发生的行为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题干中的老师有意降低难度,让学生获得满意的分数而激发学习动机的做法属于效果律。
65.【答案】B。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在条件作用中,凡能使个体操作性反应的频率增加或维持的一切刺激都是强化。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叫强化物。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3)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4)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的最大区别是,逃避条件作用是在厌恶刺激已经出现时,有机体做出的某种反应;回避条件作用是厌恶刺激还没有出现但是即将出现时,有机体做出的某种反应。题干中的小王为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经常做出奇怪的小动作,而老师与同学没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他的此类行为逐渐减少了,是反应不再有强化物相伴,反应降低的情况,属于消退。
66.【答案】A。解析:加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67.【答案】C。解析:加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1)语言信息,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相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2)智慧技能,指学习者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是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3)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4)动作技能,指为完成有目的的动作,使骨骼、肌肉、筋腱有组织地活动,是平稳、精确、灵活而适时的操作能力。(5)态度,是情感的或情绪的反应。题干中萌萌见陌生人躲避的行为在上幼儿园之后消失,反映了萌萌对周围人事态度所发生的变化。
68.【答案】B。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题干中的学生因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
69.【答案】D。解析: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五个特征:(1)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2)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3)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4)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5)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例如,曾经被大狗咬过的人,见到小狗也会产生恐惧。最典型的例子
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题干中的狗对圆形和椭圆形能够作出分辨属于分化。
70.【答案】B。解析: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例如,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于是他们将根据对他成绩的评价而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例如,在一次测验中一个学生可能得了90分而沾沾自喜,而另一个学生则可能感到大失所望。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直接强化是指观
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题干中的陈老师对班里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对一般学生也有激励,属于替代强化。
71.【答案】D。解析:负强化是撤消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D项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就免除抄课文是撤销了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大家认真完成作业,属于负强化,故选D。
72.【答案】C。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弄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才能产生这种需要。教师应坚持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的教育来启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绩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首先由奥苏伯尔提出。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儿童早期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故选C。
73.【答案】B。解析: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74.【答案】A。解析:韦纳从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归因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即归因的三维模式。其中,努力程度是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张某将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75.【答案】B。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1)成败经验:成功经验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会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但是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失败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影响。例如,试图一整天不吸烟而失败的人们很可能怀疑自己未来一整天不吸烟的能力,而能够一整天不吸烟的人可能对另一天不吸烟有强烈的自我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影响自我效能感。当看见一个与自己类似的人在一项任务上成功或失败,自我效能感也能够随着提高或降低。观察到那些与自己的能力相似的人的成功操作能够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而看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示范者失败会降低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3)言语信息: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力量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说服者的技能、可信度的吸引力。(4)情绪唤醒:当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更可能对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题干中的王明发现跟他成绩差不多的李雷考上了研究生而下定决心考研的想法属于替代经验。
76.【答案】D。解析: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根据这一迁移现象,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的主体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越清楚,并能加以概括化,则越容易产生迁移,迁移的作用也就越加普遍。
77.【答案】C。解析:(1)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2)负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如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的48个音标发音最初受到的干扰。(3)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4)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即后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影响前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引起原有结构的变化。
78.【答案】A。解析:(1)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2)近因效应: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3)前摄抑制: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4)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题干中的教师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场时的仪态、眼神、与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属于首因效应。
79.【答案】C。解析: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理性知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概念、命题、定理和理论等。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常表现为某种操作程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是属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80.【答案】A。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语义编码是通过词语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意义、系统分类或把言语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加以组织和概括,找出材料的基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按语义特征编码。精细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